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嘎呀河城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嘎呀河城址

來自 攜程旅行 的圖片

本名 嘎呀河城址

地理位置 吉林省吉林市舒蘭市

編 號 7-0117-1-117

所處時代 遼、金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嘎呀河城址位於吉林省吉林市舒蘭市,是遼代至金代的古城遺址。[1]

簡介

20世紀40年代發現,城牆為夯土構築,夯層厚9至12厘米,東牆長412米,現高2.7米,南牆長358米,現高3米,西牆長約410米,現高4.3米,北牆長約360米,現高3.7米,出土鐵劍、鐵鏃、陶片、瓷片、鐵鍋和銅錢等文物。 2013年5月,嘎呀河城址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詳情

城址自20世紀40年代發現以來,20世紀80年代初,通過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吉林市普查隊對城址進行了數次調查和著錄,大致確認城址的時代為遼、金時期。2009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對城址進行了複查。

城址平面近方形,方向北偏西30度。城牆大部保存尚好,局部受損殘缺。城牆為夯土構築,夯層厚9—12厘米,四面城牆皆有馬面。東牆長約412米,已闢為鄉道,現高2.7米,現有馬面3個;南牆長約358米,現高3米,現有馬面2個;西牆長約410米,現高4.3米,現有馬面3個;北牆長約360米,現高3.7米,有現馬面2個。馬面均長約5米,頂部寬約3米,外凸於城牆1米許,高於城牆頂部0.5~1米。城垣四角構築有角樓,現高出於牆頂1.5米左右。南牆正中現存一門址,門道現寬約13米。城址四面城牆之外,現今地表的個別部位隱約可見護城河痕跡。

城內已闢為水田,現今地表已少見遺蹟、遺物。早年城內曾出土過鐵劍、鐵鏃等武器,還採集有陶片、瓷片、鐵鍋和銅錢等。解放後,嘎呀河村村民曾在城址旁邊的耕地中拾得一方「中書門下之印」。印面近正方形,長7.5厘米,寬7厘米,厚1.45厘米。系漢字朱文九疊篆書,黃銅鎏金質地,方壇板狀紐,在紐頂刻一「上」字,以標識倒正,顯系實用官印。《宋史》載,北宋諸王及中書門下印方二寸一分,銅質鎏金,盛行九疊篆印文,筆劃折迭繁複,這方印恰與之相合,可能為北宋所鑄。這方重要官印的發現,對於研究宋代中書、門下省的印章制度和金代與北宋的關係,是寶貴的實物資料。

遺址意義

嘎呀河城址,是研究遼、金兩代城池建築的實物資料,是金代女真人謀克村寨的例證之一,城址附近出土的「中書門下之印」,對考證該城在金代的歷史地位有着重要的參考價值。

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來源

  1. 嘎呀河城址, 博雅旅遊,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