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器質性心臟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器質性心臟病是心臟疾病的總稱,包括先天性心臟病、冠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肺性心臟病、心肌病等各種心臟病。

心臟病患者的食療禁忌

1、戒刺激性食飲和興奮性藥物:辣椒、生薑、胡椒、煙、酒和大量飲濃茶,服咖啡因、苯丙胺等興奮藥對心臟也會帶來負擔,在風心病患者心功能不佳時,尤當注意。  

2、適量的限制食鹽的攝入:與限制食鹽道理相同,風心病患者應少吃含鈉豐富的食品如香蕉等,以免引發水腫。

3、緩進飲料:一次喝大量的水、茶、湯、果子汁、汽水或其他飲料時,會迅速增加血容量,進而增加心臟負擔。因此進食飲料不要太多,最好一次不超過500毫升。需要多喝水時,分成幾次喝,每次少一點,相隔時間長一些。  

4、少量多餐。心臟病病人不宜吃得過多,每日總熱能分4~5次攝入,以減少餐後胃腸過度充盈及橫膈抬高,避免心臟工作量增加。晚飯應早些吃,宜清淡,晚飯後不進或少進任何食品和水分。  

5、 適當限制蛋白質和熱能的攝入。心力衰竭時,每日蛋白質可控制在25~30克,熱能600千卡;2~3日後,蛋白質可加至40~50克,熱能1000~1500千卡。病情好轉後漸增蛋白質和熱能,但不宜太高,以免增加心臟的負荷。  

6、應吃易於消化的食物。心臟病病人由於血液循環功能減退,胃腸道瘀血、水腫,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所進食物應易於消化。開始可用流質、半流質飲食,然後改用軟飯。  

7、應供給充足的維生素和適量的無機鹽,如維生素B1及維生素C,以保護心肌。供給適量的鈣,以維持正常的心肌活動。鉀對心臟有保護作用,不足時引起心律失常。用利尿藥時,除補鉀外,還應注意鎂、鋅的供給。[1]

易誘發心臟病的不良習慣

許多人以為多運動、少吃油膩食品、戒煙戒酒就可躲過心臟病的魔爪。其實這種做法並不完全,因為還有些日常忽視的生活細節也會謀殺你的心臟。  

1、霧天在戶外運動。在空氣污染最嚴重的霧天裡進行戶外鍛煉會阻斷血液中氧的供應,從而使血液更容易凝結。  

2、陪着別人吸煙。如果一個人每周三次,每次暴露在別人吸煙時吐出的煙霧30分鐘,那麼他患心臟病的風險比很少被動吸煙的要高26%。  

3、怒斥會對心臟造成巨大的衝擊。  

4、事業至上,忽視減壓。精神壓力最大的冠心病患者比精神壓力最小的患者死亡的可能性要大三倍。因此,每天沉思20分鐘會減少你25%以上的焦慮和抑鬱。  

5、終日愁眉苦臉。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跟蹤觀察150位健康的男性長達十年,最後發現,在這次試驗一開始態度就非常樂觀的人得心臟病的可能性比那些態度比較悲觀的人要小一半。  

6、做運動,一定要時間長。任何經常性的身體活動都可以減少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即便每次只運動5到10分鐘。  

7、吃燒烤。高溫燒烤的食物會產生一種稱為晚期糖化終產物的血液化合物,這種化合物會減少細胞的彈性,並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8、油炸食物。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記錄了八萬名女性長達十四年的鍛煉及營養習慣。研究人員發現,與心臟病關係最大的是攝入的食物中含有的轉脂肪酸,它是一種降低HDL膽固醇含量並增加對人體有害的LDL膽固醇含量的變異脂肪,而罪魁禍首就是炸薯條。  

9、壓抑憤怒。壓抑憤怒會加大對心臟的壓力,如果發泄出來,會使心臟感到更舒適,降低心律不齊、心絞痛的幾率。  

10、終日懶洋洋。終日渾身懶洋洋的人比經常強迫自己做劇烈鍛煉的男性患心臟病的可能性要大28%。  

11、狂熱一時的節食計劃。體重波動非常大的人與體重緩慢下降而很好地保持下去的人相比,心臟要弱得多,血流要差得多。  

12、三餐進食過飽。胃壁擴張,會使肺內壓力升高,導致心臟代謝增加,容易誘發致使性的心肌梗塞。因此,中老年患者每餐不宜吃得過飽,一般七八成即可。  

13、遠離朋友。在工作中結交朋友最少的人,其心率也最高,血壓指數也最不健康,即使是在非常時期也是如此。  

14、臨時的婚外性關係會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75%在性交的過程中突然死亡的病例都與婚外情有關,同許多年輕女性有親密關係的男性的死亡風險最大。  在調查與配偶保持長期忠貞的男性中,醫生們幾乎沒有發現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15、尚未起床就盤算着當日的工作計劃。血壓在早上會激增。不過聽音樂可以幫助控制血壓,從而使早上心臟病發作的可能性降低。  

16、打呼嚕不礙事。半數男性有睡眠窒息症(人們在睡眠時一度出現呼吸暫停長達一分鐘的情況),還有高血壓症,通常是由體內含量高的荷爾蒙醛固酮引起的。要消除睡眠窒息症,也要降低血壓。  

17、感冒發燒隨它去。感冒發熱時,對心臟功能的直接影響,如感冒發熱,全身動脈血氧飽和度下降,心臟在相對缺氧的情況下進行工作,易誘發心律失常。  

18、胸前口袋放手機。男士習慣把手機裝在上衣左邊的口袋裡,緊貼着心臟。雖然目前還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手機輻射對心臟有多大的影響,但手機最好不要裝在上衣左邊的口袋裡,手機開啟的瞬間,也最好遠離身體。[2]

疾病簡介

各種心臟病分類如下:  

A. 先天性心臟病   

可能由於母親在懷孕早期的疾病或服用的藥物和遺傳有關.  

B. 後天性心臟病  

1. 冠狀動脈心臟病  抽煙及糖尿病,高血壓等導致血管硬化狹窄,使血流受阻,易使心肌缺氧而受損.  

2. 高血壓性心臟病  a. 動脈性高血壓導致左心室肥大. b. 肺高壓症導致右心室肥大.  

3. 風濕性心臟病  慢性風濕性心臟病主要在風濕熱感染後,心臟瓣膜逐漸病變所導致之異常.  

4. 肺性 心臟病  因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導致肺動脈高血壓症,使得右心室肥大或衰竭.  

5. 心肌病  新陳代謝或賀爾蒙異常的心肌變化等,有時酗酒,藥物亦導致心肌變化.  

6. 心臟腫瘤  大多為良性腫瘤,以黏液瘤為最常見,原發性心臟惡性腫瘤很少見.  

7. 血管病變  包括高血壓引起之動脈瘤,以及其他免役機能異常引起之血管病變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