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囊瓣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囊瓣木(學名:Saccopetalum prolificum (Chun et How) Tsiang)是番荔枝科、囊瓣木屬喬木,高可達25米,樹幹挺直,樹皮淡黃褐色,韌皮部黃褐色,略有腥味。葉常綠,紙質,葉片橢圓形至長圓形,上面被疏柔毛,下面密被長柔毛;葉柄密被黃褐色柔毛。花暗紅色,單朵腋生,密被長柔毛;萼片闊三角形,外輪花瓣披針形,雄蕊向內彎;心皮密被長絹毛,柱頭卵圓形,無毛。果卵狀或近圓球狀,成熟時暗紅色,內有種子腎形,3-4月開花,7-8月結果。

分布於中國海南島。生于山谷密林中。

囊瓣木木材通直,緻密,質硬不裂,適於車輛、農具、機械器具和建築用材。

囊瓣木收錄在中國《國家保護植物名錄》,保護級別為二級。

形態特徵

喬木,高25米,胸徑達50厘米;樹幹挺直,樹皮淡黃褐色,韌皮部黃褐色,略有腥味。葉常綠,紙質,橢圓形至長圓形,長4-13厘米,寬1.8-4厘米,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圓形而稍偏斜,上面被疏柔毛,中脈上較密,下面密被長柔毛;側脈每邊10-14條,纖細,兩面稍明顯;葉柄長約2毫米,密被黃褐色柔毛。[1]

花暗紅色,單朵腋生,長約2厘米,密被長柔毛;花梗長1.5厘米,密被長柔毛;萼片兩面及花瓣兩面均密被柔毛;萼片闊三角形,長3毫米;外輪花瓣披針形,長7毫米,寬1毫米,內輪花瓣卵狀披針形,長2厘米,寬約1厘米,有一條明顯的中脈;雄蕊長約1毫米,向內彎;心皮密被長絹毛,每心皮有胚珠8顆,2排,柱頭卵圓形,無毛。果15-30個,卵狀或近圓球狀,長和寬1-2厘米,被微柔毛,初時黃綠色,成熟時暗紅色,內有種子2-8顆;種子腎形,長1.1厘米,直徑5毫米;果柄長1-1.5厘米,被柔毛。花期3-4月,果期7-8月。

主要價值

科研:囊瓣木為番荔枝科囊瓣木屬植物分布於中國的唯一代表種,僅產海南,對研究熱帶植物區系有一定的價值。[2]

材用:囊瓣木樹幹高大,出材率高,木材紋理通直,囊瓣木是散孔材,木材暗淡、黃帶青色,年輪略明顯,紋理通直,結構緻密,材質堅硬,加工容易,干後不開裂,不變形,縱切面平滑,略具光澤;宜作建築、橋樑、礦柱、車輛、機械器具、家具、農具等用材。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收錄在中國《國家保護植物名錄》,保護級別為二級。

種群現狀:稀有種。囊瓣木為海南島特有樹種,分布區狹窄,由於長期砍伐,森林面積日益縮小,生境惡化。影響天然更新,致使天然植株大為減少。在各個林區僅有零星植株。

保護措施:建議將分布集中之地劃為保護點,在開發天然林區時,必須注意適當保留母樹,為採種育苗、繁殖試驗提供需要的種源。中國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所樹木園內已引種栽培。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海南島(保亭、東方、白沙、瓊中、陵水,崖縣及昌江等縣)。生長在海拔500以下的山腰、山谷的靜風緩坡上,為熱帶常綠季雨林的山谷熱帶雨林的常見樹種。對土壤要求較嚴格,在土層深厚、疏鬆、腐殖質多而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上生長旺盛,干瘠的開曠地活岩石裸露地則不見生長。分布區年於均溫23-28℃,1月平均溫12-21℃,極端最低溫2-8C,終年無霜,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多集中在5-10月。土壤為赤磚紅壤,pH值5-5.5。喜潮濕、蔭蔽的生境,在林中石隙間也可長成人徑材;為耐陰樹種,天然更新能力強。常見的伴生樹種為銀鈎花、細基丸、海南暗羅、窄葉翅子樹、蝴蝶樹等。

生長習性

囊瓣木幼年生長慢,20-25年以後生長轉快。在中國海南霸王嶺林區海拔510米的山谷緩坡密林中,46年樹高20.4米,胸徑25.2厘米。

繁殖方法

播種育苗。該樹種結實能力較強,種子容易採收,天然下種繁殖力強,亦可採用播種育苗,但種子壽命短,採收應立即播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