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囊距翠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囊距翠雀
t01e1a6d1ce4d09a26b.pn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4935786&sid=5156260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囊距翠雀

漢語拼音:Nánɡ Jù Cuì Què
別名:甲果貝
性味歸經:味苦,性寒。歸肝經
功能:祛風止癢,涼血解毒
主治:流行性感冒,皮膚痒疹,蛇咬傷

囊距翠雀,中藥名。為毛茛科植物囊距翠雀花DelphiniumbrunonianumRoyle的全草。囊距翠雀分布於西藏。具有祛風止癢,涼血解毒之功效。常用於流行性感冒,皮膚痒疹,蛇咬傷。[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囊距翠雀

拼音名:Nánɡ Jù Cuì Què

英文名:Saccatespur Larkspur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elphinium brunonianum Royle

出處

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囊距翠雀花的全草。

採收和儲藏

夏、秋季採收,曬乾或鮮用。

原形態

囊距翠雀花,多年生草本。莖高10-34cm,被白色短柔毛和黃色腺毛。

基生葉和莖下部葉有長柄;葉柄長3-9.5cm;葉片腎形,長2.2-4.2cm,寬5.2-8.5cm,3深裂,裂片互相鄰接或稍覆壓,具缺刻狀小裂片和粗牙齒,兩面疏被短柔毛。傘房花序有花2-4朵;花梗長5.5-7cm,密被白色短柔毛和黃色腺毛;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或上部;花兩性,兩側對稱;萼片5,寬卵形,長1.8-3cm,藍紫色,兩面被柔毛;距短,囊狀,長6-10mm;花瓣2,先端2淺裂,被糙毛;退化雄蕊2,有長爪,瓣片長約7mm,2深裂,腹面有黃色髯毛;雄蕊多數,無毛;心皮4-5,被短柔毛。蓇葖果長約1.6cm;種子扁四面體形,長約2mm,沿棱有翅。花期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4500-6000m的草地或多石處。

資源分布:分布於西藏

化學成分

全草含囊距翠雀鹼(brunonine),花還含囊距翠雀寧(delbrunine),囊距翠雀靈(delbruline)及囊距翠雀星(delbrusine)等生物鹼。

性味

苦;寒

歸經

肝經

功能主治

祛風止癢;涼血解毒。主流行性感冒;皮膚痒疹;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4.5g。

各家論述

西藏常用中草藥》:涼血解毒,祛風止癢。治流感,皮膚痒疹,蛇咬傷。[2]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囊距翠雀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囊距翠雀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