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四大名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四大名劇

圖片來自百科知識

四大名劇,在中國絢麗多彩的藝術世界中,戲曲是影響最廣、最具民族特色的藝術形式。在這八百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湧現出了一大批戲曲名著,成為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一個重要部分。其中,尤以《西廂記》《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四劇居首。[1]

圖書簡介

  • 中國的戲曲歷史悠久,與古希臘悲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劇。
  • 北宋中葉正式形成,先後經歷了宋元南戲、元代雜劇、明清傳奇、清代中後期的花部等發展階段。
  • 該書收錄了中國古代四大名劇:《西廂記》、《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使讀者能在一冊之中,欣賞到中國古代戲曲的精粹。
  • 為便於讀者理解,編者對原作曲文作了一些簡略的注釋。

圖書信息

創作特色

  • 中國古代四大名劇之所以能在傑作如林的戲曲史上獨占鰲頭,這首先是由於它們所表現的內容具有鮮明的時代性與強烈的人民性。
  • 《西廂記》提出了「願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的理想,熱情歌頌了鶯鶯與張生的愛情,反映了封建社會中青年男女要求婚姻自主、衝破封建禮教束縛的人文主義思想。
  • 《牡丹亭》則進一步把男女愛情同個性解放聯繫起來,一方面描寫了杜麗娘為爭取理想愛情所作的不屈鬥爭,另一方面深刻揭露了封建禮教對人們思想的束縛,並且最終寫出了「情」戰勝「理」的結局,十分真實地反映了明代中葉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後市民階層要求;衝破封建專制統治的時代特點。產生於清代初年的《長生殿》與《桃花扇》,則更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 《長生殿》通過李隆基楊玉環的「釵盒情緣」,總結了封建王朝的興衰原因,以「垂戒來世」。
  • 《桃花扇》以李香君侯方域的悲歡離合為線索,展現了南明王朝的興衰歷程,寄寓了深沉的反思。因此,這四部劇作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在戲曲舞台上獨領風騷。

藝術成就

  • 具有較高的藝術成就,是四大名劇成為古代戲曲名著的代表作的重要原因。
  • 這四部劇作在塑造人物形象時,通過心理刻劃、細節描寫、個性化的語言、相互映襯等多種手法,使劇中的人物形象無論是主要人物還是次要人物,都栩栩如生,具有鮮明的個性,從而產生了動人的藝術魅力。
  • 在語言風格上,四劇皆具有案頭場上兼美的特色,既優美蘊藉,富有傳統詩詞的意境之美,又不晦澀難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