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徽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四大徽班是指三慶班、和春班、四喜班、春台班。多以安徽籍藝人為主,故名。[1]
四大徽班
中國清代 乾隆年間北京 劇壇4個戲班。即 三慶班、四喜班、和春班、春 台班。多以 安徽籍藝人為主,故名。乾隆五十五年(1790),為給乾隆帝弘曆祝壽,從揚州徵召了以 戲曲藝人 高朗亭為台柱的三慶班入京,以唱「 二黃」聲腔為主,是為 徽班進京演出之始。之後又有四喜、 啟秀、霓翠、和春、春台等安徽戲班相繼進京。在演出過程中,6個戲班逐漸合併為四大徽班。時值 京腔( 高腔)、 秦腔已先行流入北京,徽班在演唱 二簧、 崑曲、 梆子、 囉囉諸腔的基礎上, 兼容並蓄,出現了「四徽班各擅勝場」的局面。由於其 聲腔及劇目都很豐富,逐漸壓倒了當時盛行於北京的秦腔與 崑劇。許多秦腔班演員轉入徽班,形成徽秦兩腔的融合。崑劇演員也多轉入徽班。
嘉慶、道光年間,漢調(又稱楚調,西皮調)進京,參加徽班演出,徽班又兼習楚調之長,為匯合二簧、西皮、昆、秦諸腔向京劇衍變奠定了基礎,在京師與徽班造成了西皮與二黃合流,形成所謂的「皮黃戲」。此時在京師里形成的皮黃戲,受到北京語音與腔調的影響,有了「京音」的特色。這種帶有北京特點的皮黃戲叫做「京戲」,也叫「京劇」。 因此,四大徽班進京,被視為京劇誕生的前奏,在京劇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清末,四大徽班已相繼散落。
明末,安徽青陽,徽州聲腔已趨流行,同時安徽優伶技藝已顯頭角.清乾隆五十五年(西元一七九○年),高宗八旬萬壽盛典,三慶徽班率先入京祝厘,自此繼來徽班又有四喜,和春,春台等班,合稱「四大徽班」 乾隆時,戲曲已分雅,花兩部.雅部即指崑腔;花部又名亂彈,泛指崑腔外之一切地方聲腔.徽班則特有其地力之「二黃調」,但僅是以二黃調為基本聲腔,再融合流行之京,秦兩腔,萃集其他劇種所長.是以嘉慶年間,徽班不但擅演花部諸戲,崑腔也是常演戲目,演員亦不僅安徽人,徽班只是為安徽人所主宰之劇團而已.這種兼容並蓄的作法,因而博得觀眾的歡迎,不但徽班聲譽日隆,二黃調也因之身價日增.
道光年間,四大徽班已領先各類劇團,而四大徽班又各有特色:四喜以崑腔見長;三慶以連演新戲見長;和春以武戲見長;春台以童伶見長.至咸豐時,三慶班老生程長庚以二黃調突出於伶界,與四喜班擅長西皮之老生張二奎,及春台班做工取勝之老生余三勝鼎足而三,皮黃君臨天下之勢已成.同治,光緒年間,各班生,旦,淨,丑偕濟濟多士,皮黃調於此大成.故京劇之興,與四大徽班之起,息息相關.
一般認為我國京劇的產生是源於所謂"四大徽班"的進京,指的是為了慶賀乾隆皇帝80大壽有關方面將"三慶"、"四喜"、"春台"、"和春"這四個原來在南方演唱"徽調"的班社調進北京,才使後來發展成為京劇。實際上這"四大徽班"並不是同時進京的,最早進京的是"三慶",後來是"四喜"等。當時的"徽調"和湖北的"漢調"都是同屬"皮黃腔"類的地方戲曲,而且兩種戲曲的藝人還可能同在一個班社中。如曾對早期京劇形成作出很大貢獻的著名演員余三勝原來就是工漢調的。當然,這些班社的進京確實有助於"徽、漢"兩調在京的合流,最終至清道光年間真正形成為"京劇"。而這四個班社,後來實際上也就成為早期京劇的重要班社。
三慶班,是中國清朝中後期活躍於北京的徽班之一,與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並稱為「四大徽班」。
三慶班原成立於揚州,由江春、夏文洀、余老四等撮合,前身為三個安慶戲班組成,乾隆55年(1790年),在閩浙總督伍拉納推薦下入京為乾隆帝慶祝80大壽。由於其以二黃為主的唱腔廣受歡迎,遂留京演出。在其之後,各大徽班方才逐漸入京。
參考文獻
- ↑ [https://wenwen.sogou.com/z/q929099059.htm 京劇的來歷是什麼 ]搜狗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