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安樂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四安樂行 |
菩薩於惡世弘揚《法華經》時,應安住四種法: 一、安住菩薩行處及親近處。 二、若口宣說《法華》時,遠離說過、怨嫌、嘆毀等惡行。 三、受持讀誦時,無懷嫉妒、諂誑等心。 四、發菩薩行之誓願,願於得無上菩提時,以神通智慧力引導眾生。
概述
[佛教專有名詞] 謂可得安樂之四種行法。 即《法華經》〈安樂行品〉所載,菩薩於惡世弘揚《法華經》時,應安住的四種法。 謂︰ (1)安住菩薩行處及親近處。 (2)若口宣說《法華》時,遠離說過、怨嫌、嘆毀等惡行。 (3)受持讀誦時,無懷嫉妒、諂誑等心。 (4)發菩薩行之誓願,願於得無上菩提時,以神通智慧力引導眾生。 關於此四法之立名,《法華文句》卷八(下)稱第一為身安樂行,第二為口安樂行,第三為意安樂行,第四為誓願安樂行。 慧思《法華經安樂行義》則稱之為正慧離着安樂行、無輕贊毀安樂行(或轉諸聲聞令得佛智安樂行)、無惱平等安樂行(或敬善知識安樂行)、慈悲接引安樂行(或夢中成就神通智慧佛道涅盤安樂行)。 又,《大明三藏法數》卷十四舉華嚴宗澄觀之說,謂四法名為畢竟空行、身口無過行、心無嫉妒行、大慈悲行。此中,一般多採用《法華文句》所立之名稱。
內容
身安樂行 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親近處?離外惡緣名為親近處。 謂菩薩身當遠離十種之事: 一、豪勢, 二、神人邪法, 三、兇險嬉戲, 四、旃陀羅, 五、二乘眾, 六、欲想, 七、五種不男之人, 八、危害之處, 九、譏嫌之事, 十、畜養年少之弟子沙彌小兒。 身既遠離此十事,則得常好坐禪,修攝其心,故此名身安樂行。 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行處?無所畏心,於法無所執,行有空二觀及中道實相觀為菩薩行處。
口安樂行 謂口應遠離四種語:一、不樂說人及經典過,二、不倚大乘而輕蔑小乘,三、不贊他亦不毀他,四、不生怨嫌之心。口能如是,則得安樂修攝其心,故名口安樂行。
意安樂行 謂意應棄四種惡:一、不嫉諂,二、不輕罵,謂不應以大行而訶罵小行之人也,三、不惱亂,四、不爭競,為一切眾生平等說法,是名意安樂行。意遠離此四種過惡,則得常好安樂,修養其心。故名意安樂行。
誓願安樂行 謂由眾生不聞、不知、不覺,於是起慈悲心,誓願為說。故經云: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隨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是名誓願安樂行。
詳解
有關安樂行之語義,《法華經安樂行義》認為︰於一切法中,心不動故名安;無受陰者故名樂;自利利他故名行。《法華經文句》卷八(下)則出三釋詳解之,即︰ (1)依事釋︰身無危險(安)、心無憂惱(樂)、依之而能進趣(行),故稱安樂行。 (2)附文釋︰附於〈勸持品〉之三軌時,着如來之衣故法身安,入如來之室故解脫心樂,坐如來之座故導般若行;附於〈安樂行品〉之文時,住於忍辱地故身安,無暴卒故心樂,觀諸法實相故行進。 (3)法門釋︰不緣生死涅盤等二邊,安住不動,稱為安;不受三昧廣大之用及五受,故為樂;無所受,無所行,而行中道,稱為行。
相關歷史
對於當安住此四法的弘經菩薩,諸師說法有異。 法雲於《法華義記》卷七以之為下品菩薩。 謂此下品菩薩發本誓而欲弘經,然見惡世多難,遂起退轉之心,罷弘經之意。 為此佛說四行法以接引下品退墮者。 智顗則以之為圓教初心之行者。 謂其惱於世之濁亂而自行不立,難行化他,佛乃為開示此說。 若忍力成就之大菩薩,其弘經系神通自在,深知權實,能達機緣,故無特示方軌之必要。 另外,吉藏於《法華義疏》卷十以之為小行者。其人退沒弘經之心,佛乃為說修此行,則雖居惡世亦可受樂,以策勵之。 關於此四行之行體,道生《法華經疏》卷下認為,第一安樂行之體為棲理,第二是身口無過,第三是離嫉妒,第四是慈悲。 法雲認為依次是智慧、說法、離過、慈悲四者。 智顗以止觀慈悲為四行之通體。 吉藏則以唯一無二之正觀為通體,謂依用之不同而分四種,即以觀實相之義為第一,正觀之離過為第二第三,正觀空寂而拔苦與樂為第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