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四川內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四川內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2018年11月通過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驗收。

機構簡介

四川內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位於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內江市資中縣鳳祥中路南100米,前瞻產業研究院20年持續聚焦全國細分產業研究、產業規劃、產業園區規劃、產業地產規劃、特色小鎮規劃、產業新城規劃及產業園區招商引資[1]等,助力地方產業發展,促進產城融合。

相關資訊

四川內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打造農業科技創新高地

內江市位於四川省東南部,是成渝中軸幾何中心、國家大型商品糧油基地、國家瘦肉豬商品生產基地、四川省現代畜牧業試點市、水產產業化試點市,享有「中國黑豬之鄉」「中國血橙之鄉」「中國無花果之鄉」「中國鲶魚之鄉」等美譽。

內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以下簡稱「園區」)於2015年獲批建設,2018年通過驗收,2019年成為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100+N」開放協同創新體系全國首個試點園區。2020年順利通過科技部綜合評估,並獲評全國十大優秀園區之一。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走進園區,蜿蜒的道路向前延伸,大片的種植區域根據不同的種類被分割成不同的形狀,標準化種植基地里的血橙已經掛果,一派勃勃生機。

「在大旱後,要及時開溝排水、疏通溝渠,防範大旱後出現大澇。」園區管委會黨群工作部負責人李軍和資中縣農業農村局的農技服務隊隊員指導村民採取技術措施,確保旱後樹勢恢復。當地村民劉昌明告訴記者,今年7、8月的罕見高溫,給血橙種植帶來很大影響,但通過技術專家的培訓,心裡沒那麼着急了,對果樹的長勢也恢復了信心。

資中血橙於1992年從意大利引進。經過近30年的本地化培育,其品質已超越意大利血橙。2010年,資中血橙被國家質檢總局批准為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2015年,內江成立了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將資中縣的水南鎮、銀山鎮、公民鎮、明心寺鎮部分區域劃為核心區,建成標準化示範基地1.6萬畝。

血橙暢銷,靠的是優良的品質。在園區內的各個農場裡,黃板、太陽能殺蟲燈等綠色防控技術設備隨處可見。園區大力推廣水肥一體、大棚育苗等新技術,使血橙品質更上一層樓。「我們藉助資中血橙研發中心、省農科院、專家大院等平台,解決田間管理『最後一公里』。實行標準化建園、標準化育苗、標準化田間管理的一整套標準化種植模式,實現血橙今年種植來年掛果。」李軍說。

近年來,園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竭力擔當建設「農業創新驅動發展先行區、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試驗區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的國家使命,以科技為支撐,着力建設成渝雙城經濟圈農業科技創新高地、產業高地和鄉村振興先行區,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助推擦亮四川農業大省金字招牌。

目前,園區建有全國規模化種植的血橙基地和無花果基地,建成以匡廷雲院士工作站為首的科研平台20個。園區承擔科技項目94項,轉化成果39項,推廣新品種46項、新技術41項、先進實用技術335項,獲科技進步獎6項,授權專利[2]94項,擁有國家級星創天地1個,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個。

規劃引領激發創新活力

科學規劃是園區快速發展的前提。近幾年來,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科技部《關於印發<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建設工作指引>的通知》等相關文件指示精神,園區相繼完成《內江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建設發展規劃(2022-2026年)》《內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十四五」建設方案》《內江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建設實施方案(2022-2026)》等編制工作。園區以「成渝雙城經濟圈數字生態循環農業」為建設主題,以設施養殖為主導,構建生豬、水產設施化養殖和血橙標準化種植相融合的「1+2」生態農業產業體系,打造現代農業種業、數字農業及裝備產業、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農產品智慧冷鏈物流業四大高新技術產業集群,推動了「產城產園產鎮產村」的有機融合。

人才聚集是園區快速發展的根本。為了更好地引進人才、留住人才,園區開展了「人才特區」試點建設,出台專項配套政策11個,累計投入資金1.7億元,建成內江市首個人才公寓,入住各類人才300餘人;建成資中縣鄉村振興學院,累計培訓各類「園粉」7萬餘人次。目前,園區核心區有企業研發人員近100人,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18人,先後與中國農業大學、四川大學等10餘所院校簽訂校地合作協議20餘份,引進高技術團隊9個、高技術人才200餘名,與四川省農業科學院、重慶市畜牧科學院、上海海洋大學等40餘所「大院大所」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係。人才隊伍的壯大,有力支撐了園區創新動能的持續迸發。

匯集資源搭建高層次科創載體

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把「100+N」開放協同創新體系全國首個試點放在內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為園區聚集創新要素和項目資源奠定了堅實基礎。在「100+N」體系推動下,各類創新主體、金融資本不斷湧向園區。園區先後獲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已建成四川省首個農業科技孵化園,引進北京新發地建成西南地區較大的農產品集散中心。2021年,核心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3萬元,超全市平均水平26%。截至2021年末,園區建立了信息服務、檢測服務、投融資服務等方面的公共服務平台。

目前園區有省級技術研發機構5個,分別是長江上游漁業研發中心、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研發中心、四川資中漁業川渝合作專家大院、匡廷雲院士工作站和中國·資中血橙國際聯合研發中心。

2018年園區建設的總部基地農產品檢驗檢測中心主要依託園區示範區東興區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和市中區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園區核心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資中縣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站、內江市農產品(畜產品)質量檢測中心。該平台主要儀器設備接近或者達到國內先進檢測實驗室水平,極大地提升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能力和服務水平,能夠為園區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提供決策依據,有利於加強農業生產環境以及生產過程的全程監控,為農產品生產、消費安全,以及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起到了極大作用,社會經濟效益顯着。

在投融資平台建設方面,資中縣農業科技園區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是園區的直屬國有公司,作為園區的投融資運營管理平台。其定位以經營性資產運營管理、企業孵化器建設和項目投融資為主營業務,以資產運作市場化、孵化平台建設規模化、投融資渠道多元化的運營模式,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堅持走科學發展、創新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之路,將為園區科技孵化平台建設提供強有力的金融保障,成為培育園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助推器。

園區注重電商平台建設。資中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建築面積7890平方米,建有O2O體驗館、眾創空間、企業中心、培訓中心、網絡直播中心等公共服務平台,面向全縣免費提供電商培訓、產品包裝、宣傳推廣、活動策劃等專業服務。目前,該中心成功入駐51家電商企業(辦公人員180餘人),電商中心投入運營以來,入駐企業孵化成效明顯,公共服務平台效益顯着,開展電商專題培訓161場,校企合作培訓103期,培訓電商愛好者5400餘人次,組織電商咖啡沙龍、入駐企業溝通會等活動70次,免費為入駐企業提供各種創業輔導以及綜合諮詢服務1000餘次,指導本地企業設計包裝280餘款、數據包435款,累計幫助種植戶銷售資中血橙、不知火、枇杷等產品90.2萬單(約900.5萬斤),入駐企業電商交易額超過2.5億元,資中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已成為當地孵化電商企業、發揮電商集聚效應的中心樞紐。

科技賦能,讓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發展特色產業是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的核心內容,內江園區聚焦資中血橙、內江黑豬、特色水產、精品蔬菜這獨具地域特色的四大優勢產業,發揮科技的力量讓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內江的血橙種植面積約占四川省的80%、全國的60%,鮮果產值約24億元,血橙全產業鏈產值40億元。為了大力發展血橙產業,到2021年末,園區與福建農林大學合作實施血橙一體化循環種植與示範項目,在園區開展林下套種大豆、油菜示範項目400餘畝,以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增加土壤有機質,提升血橙品質;與四川大學開展合作對曇花基因形成機理與多糖分析、資中血橙花青素形成機理研究等,實現血橙花青素的形成調控,提升血橙花青素的含量;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橘研究所、重慶果樹研究所開展資中血橙標準化種植、保鮮關鍵技術研發與示範,以及資中血橙標準制定,全面提升資中血橙品質,提高血橙商品價值;與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合作開展血橙增甜着色項目,提高血橙血橙添甜度與色澤。

在園區的帶動下,「內江黑豬」由傳統養殖向生物科技轉型升級。資中是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和四川省畜牧業(生豬)重點縣。園區建成祖代種豬場1個、生豬無害化處理中心1個、黑豬家庭農場82個,累計建成養殖場200餘個、實現內江黑豬(含外系豬)年出欄約72萬頭,生豬出欄量居內江全市前列。

園區以內江黑豬為基礎,引進四川中科奧格公司實施「中國異種器官移植供體產學研用」項目,開展基因編輯、體細胞克隆等一站式產業研發。目前,園區醫用豬在俄羅斯已進入臨床人體皮膚移植,並開發新一代心臟瓣膜、眼角膜等臨床應用產品化階段,引領推動生豬產業由傳統養殖向生物科技轉型升級。

園區建成泰之源高位水池水產養殖場、資中鲶魚原種場、資中鲶魚品質提升中心、中國橙堡魚鄉融合發展示範園,助力特種水產養殖走設施養殖和工廠化養殖之路。內江啟源科技有限公司開展陸基生態工廠化養蝦,解決了內陸南美白對蝦養殖難題。園區設施漁業企業大力推廣代養殖業務,帶動周邊農戶增收致富,實現水產產值近20億元,進一步實現「青山掛金果、綠水躍銀魚」美好願景。園區與內江師範學院合作開展設施漁業水產養殖技術體系集成示範項目,綜合研究利用生物絮團技術、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技術等綠色水產養殖技術,開展特色水產養殖,增加水產品附加效益;與江南大學簽訂框架合作協議,對園區農產品深加工產品進行研發、加工。

園區大力發展精品蔬菜設施化數字化栽培,有效提升品質和產量。天府農業占地50畝,建成智慧生態園,採用智慧農業大棚,引進荷蘭光伏溫室生產技術,由凱盛浩豐公司實施農業生態定植,推廣綠色防控、嫁接育苗、水肥一體化、有效調控溫光設施等技術,推動優質蔬菜生產訂單化、工廠化、標準化發展。談及下一步打算,李軍表示,園區將加快先進的數字技術、智能裝備和智慧管理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推廣,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勞動生產率和集約化管理水平,發揮新時期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的主陣地作用和擦亮四川農業大省金字招牌。

參考文獻

  1. 招商引資的含義與原則,搜狐,2021-03-30
  2. 國家專利申請流程是怎樣的? ,搜狐,2019-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