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四川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四川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原圖鏈接來自 矢量科技 的圖片

四川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是四川省環境保護廳直屬的綜合性環境科研機構,創建於1977年9月,前身是四川省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根據環境保護工作的需要,經四川省編委批准,於1996年4月更名為四川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暨四川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兩塊牌子一套班子。隨着環境保護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為了更好地發揮四川省環科院和四川省環境監測中心站[1]的職能作用,兩單位於2008年獨立分設,成為四川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

人員構成

2012年,四川省環科院編制為153人,實有人數273人,其中行政人員11人、專業技術人員240人,工勤人員 22人。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員為265人,占全院人員總數的97.1%。其中:博士10人、碩士136人、本科76人、專科31人、其他12人。高、中、初級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有240人,其中具有正高級職稱人數為5人,副高級職稱人數為53人,中級技術職稱人數為98人,初級技術職稱為84人。四川省環科院目前擁有註冊環評工程師48人;註冊諮詢工程師10人;國家一級註冊結構師[2]3人;國家二級註冊建造師7人;持有水保證書者47人;持有上市核查證書者7人;持有節能評估能源審計報告編制培訓合格證書20人;持有建設項目施工環境監理技術人員培訓合格證書9人。

近年來累計引進海外人才8人,分別涉及水污染治理領域、生態學領域、環境工程領域、大氣環境領域、環境管理等領域。

職能

四川省環科院是目前四川省內唯一的綜合性省級環保科研單位,立足為環境管理服務、為環境行政服務、為政府環境決策提供科學的支撐,同時為社會公眾提供環境信息服務,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基礎性、綜合性、戰略性環境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研究工作。

目前內設機構有:環境生態研究所、環境規劃研究所、環境政策法規研究所、環境統計所、水環境研究所、大氣環境研究所、固體廢棄物環境研究所、清潔生產研究所、環境諮詢評價一所(非污染生態環評研究所)、環評二所(戰略環評研究所)、環評三所(項目環評研究所)、編輯部等十二個科研部門及科技業務處、總工辦等相關管理部門,另外下設四川省環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和四川省環科院科技諮詢有限責任公司。

具體職能如下:

(1)政策法規研究:協助政府部門研究制定省重大環境保護政策與管理措施,為環境管理宏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開展環境經濟、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生態補償、排污權交易的政策及法規等方面的研究。

(2)環境風險防範、環境預警、環境應急技術研究:為應急現場處置提供技術保障;對突發環境事件損失、環境污染治理、生態恢復等問題進行調查評估,提出生態環境恢復的建議;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適應性及效率進行評估,並提出修訂意見。

(3)規劃制定及方法研究:承擔全省環境保護中長期規劃與年度計劃,流域或區域環境保護規劃、全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及實施方案以及相關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開展規劃技術方法研究。

(4)環境統計研究:開展環境統計與經濟數據分析,為政府宏觀決策提供技術支撐;開展環境統計調查研究;參與環境統計檢查;承擔全省統計業務指導和業務培訓。

(5)環境標準、技術方法等的研究:評估生態環境質量,生態功能區服務功能狀況,污染髮展趨勢;開展大氣水污染控制與防治、固體廢棄物處理及資源化、生態保護、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環境影響評價等領域的技術方法、規範、基準、標準的研究。

(6)開展環保科技交流與合作:協助省環境科學學會開展學術交流等事項,編發《四川環境》雜誌,推動省際、國際間環保科技的交流合作。

(7)為社會提供科技服務與諮詢:包括開展環境影響評價、項目驗收、清潔生產審核、污染治理、生態恢復、水土保持等業務。

視頻

四川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 相關視頻

四川省環境保護廳--堅持綠色發展 建設美麗四川
美麗中國公益廣告(十三)四川省環境保護廳《堅持綠色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