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青川地震遺蹟國家地質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四川青川地震遺蹟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廣元市青川縣,規劃總面積為53.58平方公里,包括東河口和蕎魚洞兩個園區。東河口園區由東河口地震遺址和地震博物館兩部分組成,地震遺蹟包含堰塞湖、滑坡、地裂縫,山體張裂變形、崩塌等多種地質破壞形態;園區集緬懷、感恩、教育、體驗等功能於一體,是銘記「5·12」汶川特大地震災難,再現波瀾壯闊的抗震救災歷程,弘揚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展示災後重建成果,感恩全國人民無疆大愛的重要場所,規劃面積49.77平方公里。 蕎魚洞園區位於白家鄉境內,主要地質遺蹟為喀斯特地貌,由4個溶洞組成,各長數千米。洞穴內堆積類型多樣,千姿百態的鐘乳石惟妙惟肖,形態逼真,有着極高的研究價值,規劃面積3.81平方公里。
公園是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國家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1]、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四川省青少年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四川省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人們了解地震、地質、地貌和普及防震減災和地質科普知識的重要場所。
目錄
景點景觀
東河口園區
汶川特大地震是中國近代地震中具有代表性的逆沖、走滑單破裂地震,發生在中國地勢第一階梯向第二階梯過度的四川盆地東緣龍門山斷裂帶。東河口園區處於龍門山斷裂帶的北段,是汶川地質破裂的最終休止地帶,保留了完整的斷裂活動痕跡。
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
青川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是汶川大地震首個遺址保護地,是因地球應力爆發形成的,地質破壞形態最豐富、體量最大、地震堰塞湖數量最多最為集中、傷亡最為慘重的地震遺址群。從關莊鎮沿青竹江經紅光鄉東河口、石板溝至前進鄉黑家,沿紅石河經紅光鄉東河口、石壩鄉董家至馬公鄉窩前,呈「Y」型布局,集中連片近50平方公里,含五鄉一鎮。紅光鄉東河口村、石壩鄉青龍村、馬公鄉窩前村和蘇河鄉三鳳村等四大應力爆發形成崩塌現場。公園集中展示了地震造成的崩塌、地裂、隆起、斷層、褶皺等多種地質破壞形態。山體運動造成的滑坡和泥石流形成了石板溝、東河口、紅石河等36個形態各異、五光十色、美輪美奐的堰塞湖。
四川青川地震遺蹟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
四川青川地震遺蹟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位於四川省青川縣關莊鎮,占地面積12.6畝,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布展面積4000平方米。由遊客中心、序廳、地震災難體驗廳、抗震救災展示廳、重建廳、援建廳、地質公園廳、尾廳、4D影院廳等組成。
博物館的外形酷似地震後支離破碎的堆積體,其實它是一組具有特殊紀念意義的數字「5·12」。蒼茫大地中,三塊「數字」巨石盎然屹立,象徵着生命的力量屹立不倒,依附後面的山體,表現出疊合而上的姿態,體現了「不屈的生命,永遠的感恩」的主題。
這個紀念性的博物館由浙江省全額援建,浙川共建。浙江援建者在修建這座博物館非常用心。首先,建築體呈歪斜形態,像一塊石頭砸進了地下而傾斜;其次,是這座建築的別具匠心,即博物館是先有布展方案,再有建築方案;第三,它還是防震減震設計的一個典範:整個建築是按照100年使用年限的標準設計,基腳上插入了78個抗震墊,作為緩衝支撐,即便是再次發生8級地震,抗震墊的彈性也能夠抵擋強烈的地震波衝擊;第四,從理論上講,即使我們取掉抗震墊的螺絲,整個建築能夠實現平移。
蕎魚洞園區
蕎魚洞溶洞群位於青川縣白家鄉,所在區域屬於非喀斯特地貌與喀斯特地貌的接觸地帶,局部表現為喀斯特石峰,受區域地表徑流切割,以喀斯特峽谷為特色。
蕎魚洞溶洞群發育於泥盆系地層中,由4個洞穴組成:1號洞為地下河洞穴[2],2、3、4號洞為旱洞;1、2、3號洞上下聯通,構成一個層樓式、地面有3個洞口的複雜洞穴系統,4號洞獨立於這個系統之外。洞內遍布經過億萬年沉積而成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石林,千姿百態,有的似蓮花半空懸掛,有的如大象引頸吸水,有的似菩薩端坐,有的如雄獅怒吼,巨柱頂天立地,瑤池波光粼粼。特別是4號洞內的「石花」,層層疊疊,在燈光的映襯下,似夢似幻,令人神往。據科學研究表明,石花是溶洞壁或鐘乳石中滲透出的毛細水和薄膜水中的碳酸鈣凝結而成,形成條件十分苛刻,洞中數百平米的「石花海」更是全國罕見。
視頻
四川青川地震遺蹟國家地質公園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什麼是科普教育基地?,搜狐,2021-04-01
- ↑ 國內6大著名洞穴,你探訪過幾個?,搜狐,2017-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