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齒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四齒芥 |
中文學名:四齒芥 拉丁學名:Tetracme quadricornis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白花菜目 科:十字花科 族:紫羅蘭族 屬:四齒芥屬 分布區域:產新疆(奇台、呼圖壁、瑪納斯、 阿勒泰、富蘊、烏帕)。 生長海拔:海拔350-650米 |
四齒芥,一年生分枝草本,體高4-15厘米,全體被星狀毛、分枝毛及單毛。葉片寬線形至長披針形,長2-4.5厘米,寬2-5毫米,多全緣,有時基部具疏淺齒。在新疆,四齒芥3月下旬至4月初萌發,5月上、中旬開花,5月下旬至6月上旬結實並枯死,生育期60—70天左右。[1]
四齒芥形態特徵
花序總狀,花多數,微小;萼片寬卵形,長約1毫米,邊緣白色膜質,背面具毛 ;花瓣白色,寬楔形,較萼片小。長角果圓柱狀至四棱形,長6-8毫米,頂端具4角狀附屬物,長1-2毫米,直向開展,果實上部微開展或向外彎曲,或直立而緊貼果軸;果梗短粗。種子細小,橢圓形,淡褐色,無膜質邊緣;子葉背倚胚根。花、果期5-7月。 四齒芥 Tetracme quadricornis(4張)
四齒芥生長環境
四齒芥喜生于田埂,平原、山坡窪地,對土壤要求不嚴,能在壤、砂,礫石,荒漠或戈壁生長,對水分要求較高,八能生長在水分充足的地方,乾旱則不能生長發育。水分充足,生長發育很快,它能充分利用早春的融雪或降水萌發生長並很快開花結實,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生命周期,是早春短命型小雜類草。在新疆準噶爾盆地西南部沙漠邊緣弱鹽化地,烏倫古河以南的沙漠邊緣以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為建群種的草地中,四齒芥與叉毛蓬(Petrosimoniasibirica),刺蓬(Salsolapestifer),一年生雜類草為伴生種,在天山北部坡地洪積扇的壤土和沙壤土上,與胎生早熟禾(Poabulbosa),角果藜(Ceratocarpusutriculosus)共同組成一年生短命或類短命植物層片,出現在以博樂蒿(Artemisiaborotalensis)為建群種的群落中。
四齒芥分布範圍
產新疆(奇台、呼圖壁、瑪納斯、阿勒泰、富蘊、烏帕)。生於乾旱荒漠、沙丘、礫質戈壁灘、山坡礫石灘、田邊。蘇聯、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蘇聯。
四齒芥主要價值
四齒芥雖然植株矮小,生長期短,但其返青早,生長快,能在早春提供一定數量的青綠飼草,而且粗蛋白質含量較高,粗脂肪也豐富,對牲畜的早春恢復生長發育,提高母羊的泌乳量等有—定作用。因此,在開花前,馬、牛、羊均採食,羊喜食。開花後,由於植株內辛辣味增加,適口性降低,牲畜一般不採食,羊少量採食。為中等偏低飼用植物。新疆十字花科有76屬,180餘種,占到全國屬、種的73%和45%。是我國十字花科植物的分布中心,也可能是演化中心。其中很多僅分布於新疆北部古爾班通古特荒漠,是這裡早春植物區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護脆弱生態起到重要作用,同時有很多種類具有飼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