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回龍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回龍山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古南嶽回龍山國家AAA級景區資興古八景之一,位於湖南省郴州地區資興市東北部的團結瑤族鄉境內,海拔1480米,總面積16平方公里。這裡融2000多年宗教歷史文化及古樸的瑤族風情文化於一身;集巍峨壯美、靈秀神奇於一體,山頂的回龍古廟稱古南嶽,曾是南嶽宗教文化的發源地。其中回龍望日為資興古八景之一。

基本內容

中文名稱:回龍山

外文名稱:Hui long mountain

門票價格:無

開放時間:全天

榮譽:資興「古八景」之一

景點級別:國家AAA級景區

代表景點:海市蜃樓、回龍望日

地理位置:湖南省郴州地區資興市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常年氣溫:0~18℃

主要景點

景區中的回龍望日、百年杜鵑、千年古道、峽谷深壑、神秘古廟、高山仙境、雲海奇觀、原始植被、野生茶林以及古樸完整的瑤民風土人情等是千百年來吸引登山觀光的勝景。景區交通便捷,距京珠高速僅一小時路程,離東江湖景區僅半小時路程。

海市蜃樓

湖南省資興市團結瑤族鄉海拔1000多米的回龍山西面出現了罕見的海市蜃樓現象。

在回龍山的山頂西面驚奇地看見,一個巨大的「金字塔」朦朦朧朧與遠處的群山融合在一起,就像是一座長約200米,高約100多米的小山。大家仔細觀察後,才發現這只是一個虛幻的影子,大約持續了10分鐘後,這個巨大的「金字塔」隨着太陽的升起慢慢地消失了。回龍仙寺一俗家弟子稱,在回龍山上,每年9至10月份,只要是晴好的天氣,都可以觀看到這一奇觀。

氣象專家表示,海市蜃樓現象一般多出現在沿海和沙漠地區,在資興市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出現海市蜃樓,堪稱奇觀。

歷史傳說

相傳炎帝逢吉日在回龍山祭天而建廟,到東漢時已集佛、道、儒三教於一體。現廟中供奉的主神「南嶽大帝」即炎帝的化身。公元751年,無量壽佛也 晨回龍古廟中開始他的成佛之路。盛傳古廟中求願祈福極為靈驗。

那麼,回龍山為何稱古南嶽?

有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來自住持口中。稱回龍山建寺早于衡山,唐朝初年,由於自然條件惡劣,當時的住持就將三分之二的僧侶、道士分到南嶽衡山,另建寺庵。南嶽庵剎創建之初的和尚、道士大多來自回龍山,「古南嶽」之說由此產生。據說,南嶽的各個寺的住持、方丈曾經到過這朝祖。經查證,回龍有庵剎的歷史約為1700左右,而南嶽則為1600多年。這種說法,時間上是成立的。

第二種說法來自民間傳說。資興縣誌中稱「相傳南嶽大帝五六月間來此避暑」。而且,衡山之脈氣源自回龍山。

第三種說法,是清代乾隆年間貢生李元祿的考證。在縣誌所載其《游雜山記》一文中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之所以言「古」,「或非唐虞以下之古也」,「乃五帝以上之古」。稱上古時神龍氏炎帝嘗百草、傳農耕,曾居住於回龍山。回龍山上的仙庵就是後人祭奠炎帝,燒香禮拜之地。

這三種說法,因沒有明顯的物證,已經無從得出其真正來歷。但可以明確的是,回龍仙寺的歷史的確久遠久。

回龍仙寺

《資興縣誌》稱回龍山「古有騎龍跨鶴仙跡」,相傳為「南嶽大帝五六月間來此避暑」,香客因此「奔走歡呼,絡繹不絕」。自唐以來,道釋儒三教合一,故稱回龍仙寺。

故步入回龍仙(正門之匾所稱),來到大殿處。只見正中所居為讀春秋之關公神像,旁邊所立卻是諸多小菩薩像,其中顯目處有觀音菩薩,亦有釋迦牟尼。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