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因祂的名得生命第2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因祂的名得生命第2冊》,副標題:成為基督徒,作者: 呂安昭,出版社: 香港道聲,ISBN:9623802145,出版日期:20060301,分類:生命造就/初信造就,適用對象:適用所有人。

「基督徒」一詞多次出現在《新約聖經[1]》的書信部分,例如在《使徒行傳》第11章第26節、第26章第28節與《彼得前書》第4章第16節:從安提阿的教會聚集起首,他們被稱為基督徒;及後,希律亞基帕曾對保羅表示,「保羅少許的說話,便叫亞基帕作基督徒嗎!」。《彼得前書》裏,彼得把「基督徒」與「受苦」連在一起,也指出「基督徒受苦,不是羞恥,而是榮耀上帝的事[2]」。

內容簡介

成為基督徒,包括悔改和相信。信徒的身分不單是一刻,而是一生的過程。故此,在成為基督徒的一生中,就要接受洗禮、聖餐,亦參與教會生活、禱告和成長。基督徒亦須知道永久的家鄉—人的死亡和世界的結局。第二冊適用於學道班,是為準備接受洗禮的信徒而設。

聖餐禮

聖餐禮(又稱擘餅、愛筵、主的晚餐等等)就是耶穌[3]親自設立的一件表明主的生命常與信徒同在的聖事。根據多處新約聖經記載,我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舍的。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 (林前11:23-25,另參太26:26-29;可14:22-25;路22:14-20)從此,曆世曆代的教會[4]都遵照主的教導,在地上實行聖餐禮。直等到主耶穌應許他再次降臨,和我們在神的國裏喝新的那日子。(參14:25)

參考文獻

  1. 《文學回憶錄》聽與讀 | 第五講:新舊約的故事和涵義 ,搜狐,2017-04-14
  2. 基督教曆史,搜狐,2021-03-03
  3. 棕枝節講章:耶穌是彌賽亞榮耀的王!,基督教講章網,2018-05-18
  4. 中國教會史,豆丁網,201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