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圍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圍捕》是由羅絲琳·伯胥執導,讓·雷諾、梅拉尼·羅蘭等主演的歷史和戰爭電影[1],於2010年上映。

該片講述了在埃菲爾鐵塔附近的冬季自行車賽車場裡,一萬三千名受害者被兇殘的虜獲在一起,被運往波納·拉·羅蘭德集中營的故事。

劇情簡介

1942年,11歲的小約瑟夫,正是天真爛漫的年紀。盛夏六月的一個清晨,小約瑟夫穿着一件胸口縫着黃色小星星的衣服,正要興致沖沖地去上學。舊貨商鄰居鼓勵他好好上課,而麵包師傅卻開他玩笑。他的猶太小夥伴和他的家人在蒙馬特高地學習和生活。即使這是塊被占領的法國區域,他們仍然得到了暫時的庇護。然而這短暫的幸福和寧靜,很快就崩塌了。

幕後花絮

電影於2009年5月15日開拍,同年8月13日殺青,分別取景於巴黎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

影片原本定名《冬季自行車場》,後來改名為《圍捕》。

幕後製作

影片的官方劇情簡介上,赫然寫道「電影中所有的人物都真實存在」[2]。這些真實源自導演羅絲琳·伯胥大量的史料收集和整理工作。收集資料的過程耗費了導演三年時間,她每天工作七到九小時,每周五天。

最大的困難時找不到採訪對象。那次事件的倖存者在今天很難找到了。大部分的成人在當時就已失蹤,剩下來的只有孩子。而1942年10歲的小孩到今天已經是八十歲的高齡了。因此,很多資料只能從報紙、紀錄片歷史學家的記載中間接獲得。

影片評價

該劇以呈現「事件」為主,不管是大搜捕前「黑雲壓城城欲摧」的氛圍,還是一夜之間全城大搜捕、成千上萬人被囚禁在「冬季賽車場」的恐怖,以及被押解至集中營毒氣室的過程,導演羅絲琳·伯胥都相當精準地調好了焦距。然而,這也不僅僅是一部呈現「事件」的電影,它以「群像」的形式,展現了「事件」中各色人等,這裡有不屈的猶太男人、女人、小孩,他們面對死亡,表現出超常的求生信念。這裡還有正直的巴黎人,包括為猶太人通風報信的鄰居、賽車場仁慈的護士、警察、消防員等。消防員開閘讓饑渴的人喝上水,替囚禁者送信。特別是美麗護士莫諾,她的善良、關愛、同情、犧牲精神,在污濁的環境裡,開出了一朵花。是他們,給了猶太人最大的生命支撐。(網易娛樂評)

《圍捕》以歷經磨難而倖存的孩子視角,從客觀地尊重歷史原貌的角度出發,將發生在1942年法國巴黎納粹圍捕猶太人的惡行重新撕開示人。影片伊始,希特勒「暢遊」巴黎的幸福嘴臉,在真實的黑白資料片的暴露下,一下子便將觀眾帶入到那個殺氣圍城的年代。影片長達兩小時的容量,也給足了導演足夠的鋪陳空間,從咿呀學語的孩童,到大聲歌唱的學生,從市井小販,到巴黎城內的每一個猶太人,納粹的屠殺黑手已然惡狠狠地伸向了他們。當巴黎警察助陣納粹士兵圍捕城裡的所有猶太人時,報信、躲避、掩藏、保護,人性的魅力全面爆發。但無情的地獄之門還是帶走了絕大多數的無辜者。孩子的純真、善良,親情的無私、偉大,友情以及愛情的光芒時刻在地獄的邊緣閃耀。而小主人公稚嫩的表情和言語以及對親人重返身邊的期盼,無疑更加劇了影片的感染力和催淚指數,讓·雷諾內斂的演技也起到了很好的襯托作用。(新浪娛樂評)

視頻

圍捕 相關視頻

圍捕 預告片
經典電影《圍捕》戰爭結束了,可哪裡是我的家,我的家人又在哪裡

參考文獻

  1. 10部史上最佳戰爭電影排行榜 ,搜狐,2016-08-08
  2. 電影《圍捕》評析,在路上,201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