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倫淑慧長公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此條目需要編修,以確保文法、用詞、語氣、格式、標點等使用恰當。 (2019年9月21日) |
沒有或很少條目連入本條目。 (2019年9月21日) |
固倫淑慧長公主(1632年-1700年)愛新覺羅氏,滿族,名阿圖,稱巴林公主,清太宗皇太極之第五女。生母為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與皇四女雅圖、皇七女、皇九子福臨同母。後金天聰六年(1632)二月十二日生。
祟德六年(1641)正月,許配給喀爾喀蒙古額駒博爾濟吉特氏恩格德里之子索爾哈。八年出嫁,時年十二。索爾哈在崇德元年(1636)襲其兄額爾克代青之三等甲喇章京,即三等輕車都尉世職,順治初年去世。
順治五年(1648)阿圖復嫁給蒙古巴林部輔國公博爾濟吉持氏色布防,所以人稱巴林公主。色布騰為元太祖21世孫,順治五年晉封為輔國公。七年晉封為巴林郡王。康熙七年(1668)二月去世。阿圖自嫁色布騰後,順治十四年(1657)被封為固倫長公主,十六年二月被封為固倫和順長公主,後改為固倫淑慧長公主。阿圖公主為孝莊文皇后所鍾愛。色布騰去世後,康熙十二年(1673)孝莊文皇后有病,康熙皇帝派人把公主接到北京,以後又多次到北京。三十一年(1692)沼設護衛長史視貝勒例。三十九年(1700)正月初十日卒於京師,年六十九。
人物生平
阿圖(1632一1700),清太宗皇太極之第五女。其母為皇太極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與皇太極的九子福臨、四女固倫雍穆長公主雅圖及七女固倫端獻長公主同母。[1]
雙眸似水,卻帶着談談的冰冷,似乎能看透一切,十指纖纖,膚如凝脂,雪白中透着粉紅,似乎能擰出水來,一雙朱唇,語笑若嫣然,一舉一動都似在舞蹈,長發直垂腳踝,解下頭髮,青絲隨風舞動,腰肢纖細,四肢纖長,有仙子般脫俗氣質。[2]
她是孝莊皇后的長女,身份尊貴。與其額駙郎才女貌,天造地設一對夫妻。他們長相廝守,相濡以沫,她的晚年是幸福安度的。[3]
後金天聰六年(1632)二月十二日生。崇德六年(1641)正月,許配給喀爾喀蒙古額駙博爾濟吉特氏恩格德里之子索爾哈。[4]
崇德八年,12歲時出嫁。索爾哈在崇德元年(1636)襲其兄額爾克代青之三等甲喇章京,即三等輕車都尉世職,順治初年去世。[5]
順治五年(1648)阿圖復嫁給蒙古巴林部輔國公博爾濟吉持氏色布防,所以人稱巴林公主。色布騰為元太祖21世孫,順治五年晉封為輔國公。七年晉封為巴林郡王。康熙七年(1668)二月去世。[6]
順治十四年(1657) 阿圖自嫁色布騰後,被封為固倫長公主,順治十六年二月被封為固倫和順長公主,後改為固倫淑慧長公主。阿圖公主為孝莊文皇后所鍾愛。[7]
康熙十二年(1673),色布騰去世後,孝莊文皇后有病,康熙皇帝派人把公主接到北京,以後又多次到北京。康熙三十一年(1692) 沼設護衛長史視貝勒例。康熙三十九年(1700)正月初十日卒於京師,時年69歲。[8]
子嗣
固倫淑慧公主與郡王色布騰遺有三門台吉,分別為鄂齊爾、格勒爾圖、納木扎。由長子鄂齊爾襲巴林多羅郡王位。[9]
公主陵
康熙三十九年(1700),固倫淑慧公主在北京病歿,按公主遺囑送葬巴林右旗,初葬於巴爾登哈拉山(今巴彥漢山)賽音寶力格。後移至鳳凰山(今都希蘇木格根紹榮山)西南,再後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移至旗北部查干沐淪河西岸額爾登烏拉山南麓,即今珠臘沁村西(在三移公主陵過程中,康熙皇帝曾三誄祭文 )。
原公主陵坐西向東,石基磚牆,陵前立御賜石碑,祭殿莊嚴肅穆。建陵時,從公主陪房中挑選40戶守陵人,蒙古語稱「珠臘沁」(執祭燈者)。這40戶如今已繁衍成今查干沐淪蘇木(鄉)哈丹恩格爾、毛敦伊和、毛敦敦達、阿日寶龍等四個自然村。這四個自然村,當地人統稱為「珠臘沁村」。作為公主陵的陵丁,珠臘沁人世代敬仰公主,履行着守陵人職責——向公主陵獻祭,執長明祭燈,以及看守陵園。在本村,一年有6次公主陵祭祀。若以時間順序排列,為大年初一祭、清明祭、陰曆5月的「奶品祭」、陰曆7月的「整羊祭」、陰曆9月的「新糧祭」、臘月27日祭等。在這些祭祀上,除了珠臘沁人,還有很多外地還願者趕來參加。
原公主陵於1966年在「文革」中被毀。即便在「文革」中,人們也從自家院內祭祀,因此,可以說公主陵例祭從未中斷。1989年8月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