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國際協會聯盟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國際協會聯盟(英語:Union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s,簡稱:UIA)是一個非營利性[1]非政府組織的國際研究組織,根據聯合國授權,該全球公民社會與發布資訊於國際組織、國際會議、世界問題等,總部設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該由1913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亨利·拉方丹與現代資訊科學奠基人保羅·奧特勒,共同創建於1907年。

目錄

相關資訊

高頻必背!論述國際聯盟成立的背景、主要內容及評價

國際聯盟的背景

①隨着歷史的發展、各國之間交往的擴大和人類社會相互依存程度的加深,一些國際組織和國際機構應運而生。19世紀後半期以來,國際電訊聯盟、萬國郵政聯盟等相繼出現,到1914年,這樣的組織已有30多個。

②同時,由於自近代歐洲國際體系形成以來,國際戰爭頻繁,人們不斷尋求對國際體系加以調控的機制,以期減少戰爭,維持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戰空前慘烈,使人們謀求以一個國際機構來防止戰爭的願望更加強烈。1915年英國成立的「國際聯盟協會」、美國成立的「美國實現和平聯盟」,都提出了這種主張。

③後來,建立國際聯盟被英美政府作為戰爭目的提出來,其突出代表為威爾遜的「十四點」倡議。戰爭結束時,各交戰國都把「十四點」作為媾和的基礎。英、法、美等國還制訂了組織國際聯盟的方案。

建立過程

1919年1月25日,巴黎和會通過了最高會議提出的關於建立國際聯盟的建議。1919年4月28日,和會通過了國聯盟約,將其列為凡爾賽條約和對奧、匈、保各國和約的第一部分內容。1920年1月20日,凡爾賽條約生效,國際聯盟正式成立。當時的會員國有44個,戰敗國和蘇俄暫被排除在外。以後國聯成員國發展到63個。美國因未批准凡爾賽和約,始終未加入國聯。

主要內容

①國聯盟約共26條,內容包括國聯的組織機構和職能、原則和會員國的義務。國聯的主要機構為國聯大會、理事會和常設秘書處。國聯大會由全體會員國代表組成。理事會是國聯的核心權力組織,由9國組成。英、法、意、日、德五大國為常任理事國。大會和理事會的決議須經全體成員同意方能生效。秘書處負責處理日常事務,由理事會指定的一位秘書長領導。此外,還設有國際常設法院、國際勞工組織、委任統治委員會等常設機構和許多輔助機構。日內瓦被定為國聯總部所在地。

②國聯盟約宣布,國聯的宗旨是促進國際合作,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各成員國政府必須遵守國際法和條約的義務,用和平手段解決國際爭端。

③主要義務與職責。裁減軍備。成員國只保留足以保衛國家安全、行使國聯義務的軍隊,由行政院制定裁軍計劃,但基本沒有實施。會員國相互尊重並保證領土完整和行政獨立,及防禦外來侵略的義務。由國聯解決國際糾紛,制裁進行戰爭的國家。由於未規定「侵略者」和具體制裁措施以及一票否決權,該規定成為一紙空文。標榜公開外交,要求廢止各國之間訂立的與國聯盟約不符合的條約。由於戰後條約多是對此前密約的兌現,實際上是對國際輿論的欺騙。規定了委任統治的制度,德國和奧斯曼帝國的殖民地通過國聯,以「委任統治」的形式交由英、法、比、日等主要戰勝國進行統治。是列強在戰後反帝鬥爭的形勢下,為維護殖民統治而被迫對舊殖民體系的改造,反映了時代的進步,但沒有改變殖民統治的實質。

評價

①國際聯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次建立的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國聯是第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世界性國際組織,成立的宗旨是促進國際合作和實現世界和平與安全。

②國際聯盟的建立反映了20世紀世界已進入整體發展新時代的歷史現實,反映了各國對國際和平、安全與合作的渴望。

③在創建國際聯盟的整個過程中,美國總統威爾遜起了很大作用。但國聯的成立未使美國獲得多少實際利益,也未實現美國取得戰後世界領導權的計劃,這就引起了美國統治集團內部的爭吵。威爾遜的政敵共和黨操縱參議院,以國聯盟約沒有體現美國的戰略目標,卻使美國承擔了許多義務,從而損害了美國的利益為藉口,拒絕批准威爾遜已簽了字的凡爾賽條約,也拒絕加入國際聯盟。

④它作為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帝國主義強權政治存在的情況下,實際成為英法所操縱的,並時時為美國所支持的維護它們在戰後建立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外交工具。國聯形成決議的「全體一致」原則,使其失去了對侵略行為採取任何有效行動的可能性,無法制止戰爭發生,英、法則將國聯作為維護自己既得利益、操縱國際事務的工具。因此,國聯在制裁侵略、保衛世界和平方面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已使國聯名存實亡,1946年4月國際聯盟[2]正式宣告解散。

視頻

國際協會聯盟 相關視頻

歷史 國際聯盟
「國際聯盟」成立,德國簽訂《凡爾賽條約》|世界戰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