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收支平衡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國際收支平衡表 |
國際收支平衡表是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基本核算表的組成部分。反映一定時期一國(或地區)同外國的全部經濟往來的收支流量表。是對一個國家與其他國家進行經濟技術交流過程中所發生的貿易、非貿易、資本往來以及儲備資產的實際動態所作的系統記錄,是國際收支核算的重要工具。可綜合反映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收支結構及儲備資產的增減變動情況,為制定對外經濟政策,分析影響國際收支平衡的基本經濟因素,採取相應的調控措施提供依據。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收支手冊》(第五版),國際收支平衡表的標準組成包括兩個基本部分:經常賬戶、資本和金融賬戶。
簡介
國際收支平衡表是按照「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複式記賬原則來系統記錄每筆國際經濟交易。這一記賬原則要求,對每一筆交易要同時進行借方記錄和貸方記錄,貸方記錄資產的減少、負債的增加;借方記錄資產的增加、負債的減少。經常項目主要反映一國與他國之間實際資源的轉移,是國際收支中最重要的項目。經常項目包括貨物(貿易)、服務(無形貿易)、收益和單方面轉移(經常轉移)四個項目。經常項目順差表示該國為淨貸款人,經常項目逆差表示該國為淨借款人。資本與金融項目反映的是國際資本流動,包括長期或短期的資本流出和資本流入。是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第二大類項目。資本項目包括資本轉移和非生產、非金融資產的收買或出售,前者主要是投資捐贈和債務註銷;後者主要是土地和無形資產(專利、版權、商標等)的收買或出售。
評價
一國在一定期間(一年、半年、一個季度或一個月)國際收支總額的對照表。又稱國際收支賬目表。國際收支項目眾多,各國統計和編制方法也不盡相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編制《國際收支手冊》作為範本,以求得各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內容大體一致。典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如下: 國際收支平衡以貨幣金額計值,既可用本國貨幣,也可用國際通用貨幣;借貸複式記錄,按應收應付制記賬。平衡表上項目大致可歸併成下列幾種:1.貿易往來,即各種物質商品的輸出入。出口列為貸方金額,進口列為借方金額。2.非貿易往來,主要包括勞務收支、投資所得等。收入列為貸方金額,支出列為借方金額。3.無償轉讓。從外國轉入本國列為貸方金額,從本國轉向外國列為借方金額。4.資本往來,分為長期和短期。從外國流入本國的資本列為貸方金額,從本國流向外國的資本列為借方金額。5.儲備,包括本國作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成員國分配得到的特別提款權以及作為國際儲備的黃金和外匯等。儲備本身是存量,其增減額是流量。本年度儲備增加額列為借方金額,其減少額列為貸方金額,二者相抵得出儲備淨增額或淨減額。6.誤差與遺漏。由於採用複式記錄,國際收支的全部項目同時列在借貸雙方,借貸總計應是相等的,每個項目都是一類國際交易,有相應的統計。由於統計口徑不一致,數據不全,記錄有失誤,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借貸總計難以恰巧相等。表上的「誤差與遺漏」一項,實是抵補差額,使表上借貸總計得以平衡。「誤差與遺漏」的具體內容,各國並不相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