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國際橄欖油協定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國際橄欖油協定是個專用術語。

隨着社制度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中國的漢字也在不斷演化着,從最初的甲骨文[1]漸漸發展到了小篆[2],後來文化進一步發展後,才出現了」漢字」這種說法。

名詞解釋

《國際橄欖油協定》簡介

1955年10月,在日內瓦舉行的聯合國國際橄欖油會議上經過談判通過,但協定未生效。1959年,修改後的《國際橄欖油協定》生效,同年成立了國際橄欖油理事會。1986年再次修改簽訂了《國際橄欖油協定》。1994年3月25日,新的監督國際橄欖油協定執行的機構建立。該協定對 1986年國際橄欖油協定進行修訂和補充,故此協定又稱為「1986年國際橄欖油協定及1993年議定本」。

《國際橄欖油協定》的目標是,開展國際合作與共同行動,促進橄欖培育、橄欖油提煉和食用橄欖油加工的現代化;增加橄欖產品的國際貿易;制定橄欖產品的標準化;在橄欖及橄欖油加工方面考慮環境因素

國際橄欖油理事會(International Olive Oil Council, IOOC),是國際橄欖油協定的執行與管理機構。下設理事會、特別委員會、國際仲裁委員會、執行秘書處。它的任務是跟蹤市場發展,制定規則以確保國際橄欖油的正常貿易並制定產品標準;實施技術合作計劃,開展消費者教育運動,鼓勵在橄欖油的生物效應方面的研究;促進任何可以使世界橄欖產品經濟協調發展的行動。總部設在西班牙的馬德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