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國立5·18民主墓地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國立5·18民主墓地
圖片來自visitkorea

國立5·18民主墓地韓語국립5·18민주묘지)是韓國光州民主化運動受難者的公墓,由韓國政府在1997年建立,每年5月光州事件紀念日,會有大量民眾前往紀念逝者。

歷史介紹

光州事件,也稱光州民主化運動,是韓國市民針對全斗煥獨裁軍部統治發起的民主運動,被軍部暴力鎮壓。金泳三執政時期,開展一項運動,將5·18民主墓地變成了一個民主聖地。 光州事件後,遇難者遺體被運送到望月洞的一個墓地埋葬,此處被稱為「5·18墓地」或「望月洞5.18墓域」。部分遺體當時是用垃圾車運送到墓地的,[1][2]由於此處享有民主聖地的聲譽,軍方曾多次計劃摧毀,但最終未能實現。

韓國邁入民主化時期後,1993年宣布了建立公墓的計劃,為5.18受難者建立一個新的公墓。1994年11月開始興建,1997年5月正式啟用,望月洞墓地的大部分遺體被重新安葬在新的公墓,舊墓地則成為望月墓地公園(망월묘지공원)。[1]

2002年7月27日,韓國金大中總統簽署總統令,將5.18公墓提升為國家公墓,並於2006年1月30日改名為國立5·18民主墓地。每年5月都會舉行紀念活動,民眾前往新老墓地向逝者表示經營。

參考文獻

  1. 移至: 1.0 1.1 Historical Information. May 18th National Cemetery. [24 Febr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4 March 2016). 
  2. 移至 Kahn-chae, Na.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Gwangju People's Resistance Struggle: 1980-1997. New Political Science. December 2001, 23 (4): 477–491. ISSN 0739-3148. doi:10.1080/0739314012009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