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土丁桂 (旋花科土丁桂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土丁桂 (旋花科土丁桂屬植物

土丁桂,別名:毛辣花、白鴿草、白毛將、白頭妹、過飢草、毛將軍、銀花草、暴臭蛇、煙油花,拉丁文名:Evolvulus alsinoides (L.) L. 旋花科、土丁桂屬多年生草本,莖少數至多數,平臥或上升,細長,具貼生的柔毛。葉長圓形,橢圓形或匙形,我國長江以南各省及台灣省有分布。灌叢及路邊。自熱帶東非洲,馬達加斯加,經印度,中南半島,馬來亞至菲律賓均有分布。全草藥用,有散瘀止痛,清濕熱之功能。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土丁桂
  • 別 稱;毛辣花、白鴿草、白毛將、白頭妹
  • 二名法;Evolvulus alsinoides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 綱;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 目;茄目 Solanales
  • 科;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 屬;土丁桂屬 Evolvulus
  • 種;土丁桂 E. alsinoides
  • 分布區域;廣西、廣東、福建等地。
  • 英文名;Herb of Common Evolvulus

目錄

1 形態特徵

2 生長環境

3 分布範圍

4 主要價值

▪ 性味歸經

▪ 功用主治

▪ 各家論述

▪ 選方介紹

5 性狀

6 化學成份

7 藥理作用

8 參考文獻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莖少數至多數,平臥或上升,細長,具貼生的柔毛。葉長圓形,橢圓形或匙形,長(7)15-25毫米,寬5-9(10)毫米,先端鈍及具小短尖,基部圓形或漸狹,兩面或多或少被貼生疏柔毛,或有時上面少毛至無毛,中脈在下面明顯,上面不顯,側脈兩面均不顯;葉柄短至近無柄。

總花梗絲狀,較葉短或長得多,長2.5-3.5厘米,被貼生毛;花單1或數朵組成聚傘花序,花柄與萼片等長或通常較萼片長;苞片線狀鑽形至線狀披針形,長1.5-4毫米;萼片披針形,銳尖或漸尖,長3-4毫米,被長柔毛;花冠輻狀,直徑7-8(-10)毫米,藍色或白色;雄蕊5,內藏,花絲絲狀,長約4毫米,貼生於花冠管基部;花葯長圓狀卵形,先端漸尖,基部鈍,長約1.5毫米;子房無毛;花柱2,每1花柱2尖裂,柱頭圓柱形,先端稍棒狀。

蒴果球形,無毛,直徑3.5-4毫米,4瓣裂;種子4或較少,黑色,平滑。花期5-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00-1800米的草坡,灌叢及路邊。

分布範圍

我國長江以南各省及台灣省有分布。

自熱帶東非洲,馬達加斯加,經印度,中南半島,馬來亞至菲律賓均有分布。

主要價值

全草藥用,有散瘀止痛,清濕熱之功能。可治小兒結腸炎,消化不良,

白帶,支氣管哮喘,咳嗽,跌打損傷,腰腿痛,痢疾,頭暈目眩,泌尿系感染,血尿,蛇傷,眼膜炎等。

中藥別名

毛辣花、銀絲草(《廣州植物志》),過飢草、小鹿銜、鹿含草、小本白花草、石南花、瀉痢草(《福建民間草藥》),銀花草(《南寧市藥物志》),毛將軍(《泉州本草》),白毛草、白毛蓮、白毛將(《廣東中藥》),白鴿草(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土丁桂來源:為旋花科植物土丁桂的全草。

性味歸經

性味:苦辛,涼。

①《福建民間草藥》:"甘微苦,平。"

②《南寧市藥物志》:"辛,涼。"

③《廣東中藥》:"味淡,性微涼。"

歸經:《泉州本草》:"入肝、脾、腎三經。"

功用主治

過飢草不僅具有養胃健脾、助消化的功效,還能清熱,利濕。治黃疸,痢疾,淋濁,帶下,疔腫,疥瘡。

①《福建民間草藥》:"清熱瀉火,澀精益陰。健胃,可做香料燉湯。"

②《南寧市藥物志,:"外用止血消腫,清肝熱,退翳。"

③《廣東中藥》:"清濕熱。治赤白痢疾,濕熱肚痛。"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3錢(鮮者1~2兩);或搗汁飲。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各家論述[1]

參考文獻

  1. 土丁桂,中藥材手冊,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