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土岐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土岐氏的先祖是清和源氏源滿仲之子,有着大江山酒吞童子退治傳說的源賴光。賴光的五世孫源光衡於平安末期,鎌倉初期定居於美濃國土岐郡土岐鄉,改苗字為土岐,是為土岐氏之祖。土岐氏從此以東美濃為中心,開始發展起來。 公元1494年12月,接近了與齋藤妙純對立的齋藤利藤,並取得土岐成賴及其子元賴的信任的石丸利光,謀劃暗殺齋藤妙純,但是失敗了。利光本打算在自己的居城船田城聚集士兵,然後奇襲妙純的居城加納城。但這個信息被泄露給了妙純方面。妙純因此明白了利光的背叛。挖了壕溝積極備戰的妙純的居城加納城的南邊就是利光的船田城。後來兩者的交戰的荒田川東側就是成賴的皮革手城。三座城非常的接近。妙純和利光互相觀察着對方,一四九五年七月,妙純方先發制人,給利光方造成了損失。形勢不利的利光放火燒了船田城後,偕同元賴退到墨俁(利藤的居城),接着又跑到南近江的六角高賴處。一四九六年,得到六角高賴等周邊各國軍事支援的利光方圖謀再次入國。由於當時美濃以外周邊各國也存在爭奪霸權的內部鬥爭,因此各國的相互對立的大名,國人按照各自的利害關係派來了援軍,妙純和利光的對立關係使事態複雜化了。在利光方到達美濃的途中,由於支持妙純的北近江的京極政高的阻攔,無法從關原進入美濃。於是,利光方經伊勢從尾張的津島進入美濃,並北上進入了從皮革手城轉移出來的成賴的居城城田寺城。妙純方迅速的包圍了城田寺城。在妙純方的援軍一個接一個的趕到後,妙純方縮小了包圍網。利光方拚死防禦但還是失敗了。最後利光和元賴自殺,持續了兩年的戰亂結束了。

公元1496年,夏天的船田之亂的城田寺合戰結束後,美濃一國總算歸於土岐政房和齋藤妙純的統治下。那年的十二月,齋藤妙純率軍去支援北近江的京極政高攻打南近江的六角高賴時,遭遇奇襲。妙純以下,以土岐,齋藤為首的美濃武將戰死。剛剛迎來安定的美濃國又陷入了危機。妙純死後,九代守護土岐政房對美濃的支配更加削弱。一五零九年政房築福光城,並移居於此。美濃的中心從皮革手城遷到了長良川北岸。這裡是連接東國和京都還有東山道的要衝,能有效地利用的當地的地勢和長良川的水運。拋棄當時還十分昌盛的皮革手城,到福光修建了新城這個事實,說明美濃社會發生了什麼事件。事實上美濃國內有一股反政房的勢力。一五一二年,以齋藤彥四郎為首的反政房勢力與政房對立並發生戰鬥。最後由於形勢不利,彥四郎退往了尾張。政房的晚年由於兩個兒子賴武,賴藝對守護之位的爭奪,齋藤妙純死後留下的守護代繼承問題交織在一起,使得美濃國更加混亂。[1]

政房兩子賴武,賴藝對守護之位的爭奪,守護齋藤氏意圖奪回實權的多次戰役,成了十六世紀初美濃的主要特色。在一五一二年被土岐政房打敗退到尾張的齋藤彥四郎,繼續謀劃着復歸美濃。另一方面,齊藤新四郎利良也開始與政房對立。一五一七年,土岐政房的軍隊和齋藤新四郎的軍隊發生了戰鬥。一五一八年,土岐氏再次和齋藤新四郎發生戰鬥,戰敗的新四郎和政房的長男賴武一起退到了越前的朝倉氏那裡。而彥四郎則從尾張復歸與政房的次男賴藝一起掌握政權。可是退到越前的賴武還在等待時機回到美濃掌權。在這種狀況下,一五一九年,政房突然死去。賴武和新四郎在朝倉軍的支援下進入美濃,賴武作為守護掌握了政權。此後賴武的政權維持了一段時間,可是好景不長。一五二五年,發生長井一揆,一揆軍攻破了長良川北岸的守護本處,土岐氏和齋藤氏逃到了武藝川町汾陽寺一帶避難。不久越前朝倉氏聞訊前來弛援,最終平定了一揆。汾陽寺離大桑城不遠,而據江戶時代的書記載,大桑城主就是土岐賴藝,賴武沒去大桑而躲在這也是有原因的。汾陽寺這個地方與一個名叫長井新左衛門的人有關連。這個新左門經過這幾年來的研究來看可能是齋藤道三之父。此人是靠在汾陽寺一帶生產紙的利益而開始擴展勢力的。相對於以前道三是從買油商人發跡的說法,近幾年的研究成果更傾向於道三是以新左衛門兒子的身份開始發跡。依靠這個新左衛門的金錢支援和朝倉家的軍力支援,土岐氏的守護政權鎮壓了一揆,奪回了當時美濃的中心福光。此後關於賴武是如何平定美濃和賴藝是如何取賴武而代之的不是很清楚。也許是兩個政權分立,也許是在美濃國內勢力的支持下,賴藝取賴武而代之。一五三二年,守護土岐氏把本處從福光移到了稍東的枝廣。一五三五年,長良川的洪水毀掉了枝廣。守護的本處移到了大桑城。一五四二年,賴藝的家臣齋藤道三攻陷大桑城,賴藝逃往尾張。 美濃土岐氏從此滅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