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土茴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土茴香

來自網絡的圖片

土茴香和小茴香是同一種中藥材,是後者的別名,也就是某一個地區的叫法,土茴香在一、二、《新修本草》里就已經記載過,名蘹香子,云:「葉似老胡荽極細,莖粗,高五六尺,叢生長,」三、《本草圖經》里就已經記載過,云:「七月生長花,頭如傘蓋,黃色,結實如麥而小,青色,」四、《本草蒙筌》里就已經記載過,云:「小茴香,家園栽種,類蛇床子,色褐輕虛,」五、其後《綱目》里就已經記載過,亦有「茴香宿根,深冬生長苗作叢,肥莖絲葉,」等記載,依據上述植物特徵,再參考《本草圖經》里就已經記載過,所附"蘹香子"及"筒州蘹香子"圖的形,為傘形科植物茴香的果實為傘形科植物茴香。在中醫上認為具有溫腎暖肝、行氣止痛、和胃的功效和作用,在食用土茴香需要注意的是陰虛火旺者禁服。

土茴香的功效與作用; 在《中華本草》上介紹土茴香具有溫腎暖肝、行氣止痛、和胃的功效。對寒疝腹痛;睾丸偏墜;脘腹冷痛;食少吐瀉;脅痛;腎虛腰痛;痛經都有良好的作用。

土茴香具有行氣止痛、健胃散寒。主治:胃寒痛、小腹冷痛、痛經、疝痛、睾丸鞘膜積液、血吸蟲病。的功效。主要作用為主治:胃寒痛、小腹冷痛、痛經、疝痛、睾丸鞘膜積液、血吸蟲病。來自《全國中草藥匯編》

如何食用; 食用土茴香對肝、腎、脾、胃有好處,辛,性溫和土茴香是可以內服的一味中藥材,食用方法為煎藥去渣喝藥汁,每天本味藥材用量在3-6克,或將本味中藥材做成丸劑或者散劑使用。如果只是外用的,取適量本味中藥材,將藥材磨成粉末狀,加水調成糊狀,塗抹與患處,或炒藥性發熱性溫和熨。如果幹品較多也可以自行儲藏,置陰涼乾燥處。

禁忌; 《中華本草》

陰虛火旺者禁服。

一、《本草匯言》倘胃、腎多火,得熱即嘔,得熱即痛,得熱即脹諸證,與陽道數舉、精滑夢遺者,宜斟酌用也。二、《本草述》若小腸、膀胱並胃腑之證患於熱者,投之反增其疾也。三、《得配本草》肺、胃有熱及熱毒盛者禁用。

概況; 生境分部各地有人工種植。主產山西、內蒙古、甘肅、遼寧。

採收儲藏

8-10月果實呈黃綠色,並有淡黑色縱線時,選晴天割取地上部分,脫粒,揚淨;亦可採摘成熟果實,曬乾。採收後就可以炮製藥材了,繼續了解土茴香炮製方法,1.1.小茴香《朱氏集驗方》去土石。1.2.《衛生寶鑑》搗細用。1.3.《仁術便覽》去枝梗。1.4.《本草述》淘淨。現行,取原藥材,除去梗及雜質,篩去灰屑。2.1.炒小茴香《博濟方》炒。2.2.《蘇沈良方》微炒。2.3.《本事方》炒令香。2.4.《醫學啟源》炒黃色,搗碎用。2.5.《本草乘雅半謁》隔紙焙燥。現行,取淨小茴香,用文火炒至微黃色,略具焦斑,或炒至深黃色,取出放涼。3.1.鹽制小茴香《朱氏集驗方》鹽炒,去鹽。3.2.《仁術便覽》青鹽水拌炒。3.3.《良朋匯集》加鹽炒黑。現行,取淨小茴香,用鹽水拌勻,吸盡後,用文火炒至微黃色,取出放涼。每小茴香100kg,用食鹽2kg。4.1.制小茴香《普濟方》青鹽酒炒。4.2.《醫學入門》酒浸一宿,取出炒黃色,搗碎。現行,將大青鹽加入黃酒、醋和童便的混合液中化開,投入淨小茴香,拌勻,稍悶,用文火炒至微黃色,取出放涼。每小茴香100kg,用大青鹽1.7kg,黃酒、醋及童便各6.25kg。飲片性狀小茴香藥材鑑別項。炒小茴香形如小茴香,表面微黃色至棕黃色,具焦斑,香氣更濃。鹽小茴香形如小茴香,表面淡黃色,香氣更濃,略有鹹味。制小茴香形如小茴香,表面淡黃色,具香氣,略有酒、醋氣,味微咸。 貯乾燥容器內,鹽小茴香、制小茴香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中華本草》

藥材原始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0.6-2m,全株有粉霜,有強烈香氣,莖直立,上部分枝,有棱。葉互生,2-4回羽狀細裂,最終裂片絲狀,長0.4-4厘米,寬約0.5毫米;下部葉具長柄,基部鞘狀抱莖,上部葉的柄一部或全部成鞘。復傘形花序頂生,無總苞和小總苞;傘幅8-30,不等長;花梗5-30;花小,金黃色。雙懸果矩圓形,果棱尖銳,具有特異芳香氣。開花期間6-7月,結果期間10月。

備註; 1,個別地區誤作小茴香用的原植物有下列二種:一,蒔蘿Anethum graveolens L.雙懸果寬橢圓形,扁平,長3-5毫米,寬2-3毫米,厚約1毫米,背棱稍突起,側棱延展成翅。東北,西北等地誤作小茴香用。果實中含揮髮油。主要成分為香芹酮Carvone,C十、H14O,檸檬烯(Limonene C十、H16)。二,田(艹頁)蒿Carum buriaticum Turcz.山西等地以其果實作「山小茴」,均應注意鑑別。

2,茴香蟲 Papilio machaon L.(鳳蝶科),為寄生在茴香植株上的幼蟲。性味甘,平。主治胃痛,疝痛。烘乾研末,成人每服3條,小兒酌減,用酒或溫開水送下。

禁忌 《中華本草》

陰虛火旺者禁服。

一、《本草匯言》倘胃、腎多火,得熱即嘔,得熱即痛,得熱即脹諸證,與陽道數舉、精滑夢遺者,宜斟酌用也。二、《本草述》若小腸、膀胱並胃腑之證患於熱者,投之反增其疾也。三、《得配本草》肺、胃有熱及熱毒盛者禁用。

藥材原始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0.6-2m,全株有粉霜,有強烈香氣,莖直立,上部分枝,有棱。葉互生,2-4回羽狀細裂,最終裂片絲狀,長0.4-4厘米,寬約0.5毫米;下部葉具長柄,基部鞘狀抱莖,上部葉的柄一部或全部成鞘。復傘形花序頂生,無總苞和小總苞;傘幅8-30,不等長;花梗5-30;花小,金黃色。雙懸果矩圓形,果棱尖銳,具有特異芳香氣。開花期間6-7月,結果期間10月。

中藥材別名就是同種藥材不同名稱。[1]

參考文獻

  1. 土茴香,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