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土菖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土菖蒲

來自網絡的圖片

菖蒲(學名:Acorus calamus L.):也叫做白菖蒲、藏菖蒲。多年生草木,根狀莖粗壯。葉基生,劍形,中脈明顯突出,基部葉鞘套折,有膜質邊緣。

生於沼澤地、溪流或水田邊。

菖蒲可以提取芳香油,有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端午節有把菖蒲葉和艾捆一起插於檐下的習俗;根莖可制香味料。

亦稱為堯韭。

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株有毒,根莖毒性較大。

口服多量時產生強烈的幻視。

原產中國及日本,北溫帶均有分布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菖蒲

學名; Acorus calamus L.

別稱; 泥菖蒲、香蒲、野菖蒲、臭菖蒲、山菖蒲、白菖蒲、劍菖蒲、大菖蒲

族; 菖蒲族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單子葉植物綱

目; 天南星目

科; 天南星科

屬; 菖蒲屬

種; 菖蒲

命名者及年代; Linné.,1753

形態特徵

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橫走,稍扁,分枝,直徑5-10毫米,外皮黃褐色,芳香,肉質根多數,長5-6厘米,具毛髮狀鬚根。

葉基生,基部兩側膜質葉鞘寬4-5毫米,向上漸狹,至葉長1/3處漸行消失、脫落。葉片劍狀線形,長90-100(-150)厘米,中部寬1-2(-3)厘米,基部寬、對褶,中部以上漸狹,草質,綠色,光亮;中肋在兩面均明顯隆起,側脈3-5對,平行,纖弱,大都伸延至葉尖。

花序柄三棱形,長(15-)40-50厘米;葉狀佛焰苞劍狀線形,長30-40厘米;肉穗花序斜向上或近直立,狹錐狀圓柱形,長4.5-6.5(-8)厘米,直徑6-12毫米。

花黃綠色,花被片長約2.5毫米,寬約1毫米;花絲長2.5毫米,寬約1毫米;子房長圓柱形,長3毫米,粗1.25毫米。漿果長圓形,紅色。花期(2-)6-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500-1750米(2600米)以下的水邊、沼澤濕地或湖泊浮島上,也常有栽培。最適宜生長的溫度20-25℃,10℃以下停止生長。冬季以地下莖潛入泥中越冬。喜冷涼濕潤氣候,陰濕環境,耐寒,忌乾旱。

分布範圍

原產中國及日本。廣布世界溫帶、亞熱帶。南北兩半球的溫帶、亞熱帶都有分布。 分布於我國南北各地。[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