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無憂·世路風波險 歐陽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聖無憂·世路風波險是一首贈詞。詞的上片感嘆世路艱險,聚散匆匆,勸友人且盡今日之歡;下片抒寫相聚暢飲,願為友人一醉,蘊含憂憤疏狂之意。
原文
歐陽修〔宋代〕
世路風波險,十年一別須臾。人生聚散長如此,相見且歡娛。
好酒能消光景,春風不染髭鬚。為公一醉花前倒,紅袖莫來扶。
譯文
人世的道路風波險惡,十年一別只是一瞬間的功夫。人生的聚與散就是這麼的長,相見之時還是要及時娛樂。
好酒能消磨時間,忘卻時間帶給人的痛苦。鬍子已白,春風再也不能將它染青了。為了公子喝醉了就往花前倒下,身邊的歌妓,且莫來扶。
創作背景
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當時詞人正知潁州,歐世英為詞人乾德任上的舊交。此次他專程赴潁州拜訪,歐陽修熱情接待了他,並寫了這首詞。
賞析
上片感嘆世路艱險,聚散匆匆,勸友人且盡今日之歡。與友相逢作歌辭,首句即說「世路風波險」,可見詞人在人生宦海中遭受到無數艱險磨難,備嘗艱辛滄桑。世路艱險而十年的時光易失,仿佛頃刻須臾之間便過去了,更讓詞人倍感人生聚散無常,因此更應該加倍珍惜眼前與友人的相聚。「相見且歡娛」既是勸友人也是自勸。
下片寫相聚暢飲,願為友人一醉,蘊含憂憤疏狂之意。「好酒」二句意為雖然春風不能將白髮染黑,但好酒可以排遣不得意的時光。所以詞人在詞末言道,自己願為好友花前一醉,即便醉了也不要讓歌女來扶。
詞人直抒胸臆、狂放中含憤懣之意,疏放中有沉着之致。同時該詞也已不同於五代、北宋的士大夫在詞中所普遍表現出來的花間樽前的時代風尚,其中所透露出來的政治、人生的感慨,既表現了詞人的曠達胸襟,同時也加重了這首詞的感情分量。
簡析
《聖無憂·世路風波險》是一首贈詞。詞的上片感嘆世路艱險,聚散匆匆,勸友人且盡今日之歡;下片抒寫相聚暢飲,願為友人一醉,蘊含憂憤疏狂之意。全詞直抒胸臆,生動地表達了詞人與友人之間的感情深厚,既表現出詞人的曠達胸襟,同時也加重了這首詞的感情分量。
歐陽修
歐陽修(1007年8月6日 -1072年9月8日),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廬陵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於綿州(今四川省綿陽市),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於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以進士及第,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死後累贈太師、楚國公,諡號「文忠」,故世稱歐陽文忠公。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並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後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其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公集》傳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