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聖靈內住是得救之後的事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報佳音網 的圖片

聖靈內住是得救之後的事嗎,若回答的是,便是說施洗約翰的十二個門徒在以弗所遇見保羅前,已經相信了基督(徒19:6)。

聖靈降臨節,亦稱五旬節[1]。據《聖經·新約全書》載:耶穌復活後第50天差遣聖靈降臨,門徒領受聖靈後開始向世界各地傳布福音。教會規定每年復活節後第50天為聖靈降臨節[2]。基督教多數教派不守此節。

簡介

但事實並非如此。他們相信約翰的信息,受了約翰的施洗,這並未使他們成為耶穌的信徒。他們成為基督的信徒,是在保羅說明約翰與耶穌的分別之後。事實上,經文顯示他們甚至對約翰信息的認識不算透徹,但當他們明白、相信了保羅向他們解釋的道理後,就立刻借着保羅的按手領受了聖靈,一點也沒有延遲。

外邦人領受聖靈的普遍模式,見於哥尼流家中。當彼得向他們傳道時,他們相信了,聖靈便降臨在他們的身上,之後彼得才為他們施洗(徒10:44、47)。

基督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宗教,擁有超過20億的信徒。基督教信仰的中心思想是關於耶穌基督的誕生,生命,死亡和復活的信仰。當它從一小批信徒開始時,許多歷史學家將基督教在全世界的傳播和採用視為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精神使命之一。

「基督徒」一詞多次出現在《新約聖經》的書信部分,例如在《使徒行傳》第11章第26節、第26章第28節與《彼得前書》第4章第16節:從安提阿的教會聚集起首,他們被稱為基督徒;及後,希律亞基帕曾對保羅表示,「保羅少許的說話,便叫亞基帕作基督徒嗎!」。《彼得前書》里,彼得把「基督徒」與「受苦」連在一起,也指出「基督徒受苦,不是羞恥,而是榮耀上帝的事」。在保羅傳教時代,基督徒較常以「聖徒」自稱。聖經《馬太福音》第28章第19-20節提到耶穌給基督徒的大使命,「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視頻

聖靈內住是得救之後的事嗎 相關視頻

五旬節的豐盛 - 江秀琴_標清
聖經舊約縱覽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