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聖若瑟修院及聖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聖若瑟修院及聖堂(葡萄牙語:Seminário e Igreja de São José),是一座位於澳門風順堂區的天主教修院大樓,以及屬於修院一部分的巴洛克風格聖堂,前者由耶穌會會士於1728年創辦,後者則建成於1758年。聖若瑟修院成立之初是同為耶穌會創辦的聖保祿學院(現大三巴牌坊前身)的分院,專門用以培訓往赴中國內地傳教的傳教士。該修院自1784年起數度易名,計有「北京主教管轄御修院」、「修士團體之家」、「皇家教育進修所」、「澳門聖若瑟利宵修院」以至現稱,又因聖若瑟聖堂的規模僅次於耶穌會士興建的聖保祿教堂(大三巴),故有「三巴仔」或「小三巴」之稱。

聖若瑟修院雖自1728年創辦起屢遭停辦,但在澳門歷史上仍是當地最主要的教育中心之一,該修院除了是一個主要向中國內地傳播天主教的重要的人材培訓基地,亦是促進澳門科技教育與世俗教育重要的貢獻者;在中西文化交流上,該修院培養了一批雙語精英,編寫出一批漢語教材和創新的教學方法,以及主編了多種具權威性的中外字典,在清朝時期的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作出了顯著的影響。由於聖若瑟修院人才輩出,故被稱為澳門天主教的「少林寺」[1]

2001年,聖若瑟修院及聖堂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組成部分,聖若瑟修院和聖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澳門文獻信息學會在天主教澳門教區和澳門基金會支持下,以提名人身份選出具有歷史意義和具有影響的澳門教區主教公署的檔案及聖若瑟修院所藏古籍,並以《天主教澳門教區檔案文獻(十六至十九世紀)》為項目名稱,成功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列入亞太區《世界記憶名錄》。

建築風格

修院大樓

聖若瑟修院建成於1758年,設有與聖堂相通的通道,現不對外開放。修院的設計以純樸和簡單靈活為主,附有少量裝飾線條,大樓外牆以黃色為主色,正門外牆則以綠色為主色。修道院分主樓和輔樓,主樓屬老建築,原為兩層建築,後加建為三層,其結構以拱卷支撐,帶有羅馬風建築的古樸風格,屋頂形式為坡屋頂、中式瓦頂;輔樓為兩層高的於1953年修院重修時重建的新建築,其結構為鋼筋混凝土,屋頂形式為平頂。修院大樓內外設有花園,院內各層房間一般由既長且寬的走廊貫連,房間的門窗均為半圓拱狀,地面層鋪有麻石或大階磚,其餘各層則鋪有柚木地板,並設有木天花。

修院聖堂

聖若瑟聖堂從由入口鐵閘至堂內的柱飾均大量使用曲線,是澳門巴洛克風格最強烈的教堂。教堂正立面寬24.6米,高19米,可分為上下、左右各三部分,頂層兩邊為對稱的鐘塔,塔頂為琉璃瓦頂,左鐘塔3個小門內放有大銅鐘,右邊鐘塔正面亦有一個有近200年的歷史、由意大利著名鑄造家卑他利華建造的銅鐘。教堂的正面有三個入口,主堂平面成拉丁十字型,長軸長27米,短軸長16米,長軸兩端分別為入口前廳及主祭壇。祭壇供放教堂的主保聖人聖若瑟像。與修院相比,聖堂比較華麗且裝飾較多,其中較具特色的是主祭壇上兩組四枝腰纏金葉的旋柱,柱頭以破山花形式收結,以及入口前廳中四枝支撐二樓唱詩台,來自原聖方濟各修道院的木製盤旋柱。四個拱頂形成一四邊內彎的正方形空間,其上以一羅馬式穹窿封頂,穹窿直徑為12.5米,頂部高度為19米,開有三環各16個窗戶,其中最高一環為假窗,另外兩環具透風及採光功能,穹頂內刻有耶穌會會徽[2]

聖堂內現存放着耶穌會傳教士、被譽為東方宗徒的聖方濟各·沙勿略的手肱骨(聖髑),是天主教會的重要文物

2009年,一部管風琴被安裝在唱經台上,並不定期舉辦音樂會

視頻

聖若瑟修院及聖堂 相關視頻

澳門聖若瑟修院聖堂,規模僅次於聖保祿教堂,當地人稱它三巴仔,華麗又莊嚴
聖若瑟大教堂又名河內大教堂,是河內最古老的教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