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在山陰道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在山陰道上》是方令孺寫的一篇散文,內容是什麼,給大家介紹分享一下。

原文

  撩起窗幕,看初升的紅日,可把它五彩的光華撒在湖上了麼?可是,湖水呈現着一片冷清清的鉛色,天空也雲氣沉沉。難道今天的旅行又要被風雨來阻攔麼?

  好久以來「故鄉」就在吸引着我;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這些美妙的名稱,像童話一樣,時時在我思想上盤桓。我想看看咸亨酒店,土谷祠,還想看看祥林嫂放過菜籃子的小河邊……在那濃霧瀰漫的黑暗時代,魯迅先生在那裡開始磨礪他的劍鋒,終生把持它,劃破黑暗,露出曙光。今天我決定要去瞻仰磨劍的聖地。

  湖水輕輕地拍岸,像是贊同我的決心,天空也對我顯出無可奈何的氣色。七點鐘我們就從北山下乘車前去。

  車輪卷着灰塵,迅速的前進。這時雲霧漸漸稀散,清風吹送着月桂的芳香,陽光從薄雲後面透射出來,像放下輕輕的紗帳,愛護似的,籠罩着大地。

  汽車一轉彎,將要到錢塘江大橋了,我看見高大的六和塔,巋然坐在林木蓊鬱的山崗上,背負着遠山與高空,下臨浩渺的白水,氣象非常雄偉。

  在高樓一樣的大橋上,俯看江水,像一條瀟灑的闊飄帶,從西面群山之下,一撇而來,越流越寬,向東長逝,到眼睛所能見到的盡頭,水和雲都溶合成一片混沌。

  山川的壯麗和我心裡正在思想的巨人形象,也溶合在一起。

  車在奔馳,風在歡笑,將要成熟的晚稻,沉沉地壓在整片大地上。遠處是重重迭迭、連綿不斷的山峰,山峰青得像透明的水晶,可又不那麼沉靜,我們的車子奔跑着,遠山也像一起一伏的跟着賽跑;有時在群峰之上,又露出一座更秀雋的山峰,像忽地昂起頭來,窺探一下,看誰跑得快。

  近處,又看見碧油油的大地上,一條明亮的小河蜿蜒流過。河身不寬,可有時也像伸出雙臂,抱住幾個小綠洲。

  蕭山、柯橋,剛剛落到眼前,卻又遠遠退到車的後面。

  中午到了紹興城。

  我們走在青石鋪成的古老的街道上,心情是這樣嚴肅又歡愉,眼睛四處張望,處處都像有生動的故事在牽引人。

  一片粉牆反映着白日的光輝。新台門的門口簇擁着一群「紅領巾」。他們一看到新來的客人,便又簇擁過來,牽牽客人的衣袖,撫弄客人的圍巾,親密地交談,並爭先要求領路。我就和這些孩子們一道擁進了黑漆的大門。

  這是一座古老樸素的房屋,空闃無人,可是,這方桌,這條台,這窗前的一把椅子都告訴了我們許多故事,連那盆草葉茂密的建蘭也不甘寂寞,嘮叨地訴說着它是怎樣被一雙寬厚的手培養起來的。

  就是在這座房子裡,魯迅先生幼年和農民的兒子結成朋友;在父親的病中分擔了母親的憂愁;從這裡他認識了封建社會的欺騙與毒辣;被侮辱與損害的究竟是哪一些人!十七歲的時候,在一個颳風下雨的早晨,帶了一點簡單的行裝,辭別了母親,走出這座黑漆大門,奔向他一生戰鬥的長途。

  百草園是芳草萋萋的後院。這是幼年魯迅的樂園,斷牆、菜圃依然保留着高大的榆樹和皂莢樹那邊,新建了一座亭子,魯迅先生塑像端坐在亭中間。

  孩子們在園裡跑着,笑着,也跑到斷牆下,在那兒尋覓,可還有像人形一樣的何首烏?他們又圍在亭子旁邊,仰着頭,望着塑像;孩子們的臉,像朝陽照耀下初開的百合花,眼睛像星星一樣的明亮,亮着無限親切愛慕的光。

  一座曲折如畫的小石橋把我和孩子們引到三味書屋。我們也就從那扇黑的竹門走進去的,並且大聲的數到第三間。

  書房裡的陳設,正像魯迅先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寫的一樣,正中的書桌上,現在還放着壽老先生手抄的唐詩。好像這兒剛剛放學,老先生和學生們都吃飯去了。

  我默默地站在魯迅先生幼年讀書的桌旁,很想看看他所描摹的《蕩寇志》和《西遊記》的繡像。

  這間房不很大,只有前面一排窗戶。後園也很小,牆也高,花壇上的老臘梅樹還頑強的活着。

  孩子們在唧唧噥噥的講話。

  是的,今天,我們的孩子,有了明亮的課室,有了大塊的草地,還有細沙鋪成的球場。他們有了自由廣闊的天地。我這樣想着。突然在腦中出現了一座勇士的雕像:

  背着因襲的重擔,肩住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

  我撫摸着身邊一個孩子的頭,心中油然生出感激的深情。

  我正在默默地尋思,一隻小手伸過來了,又一隻,又一隻。原來時間已經不早,他們要整隊回去了。我們熱情地握手,說着:我們還要見面。

  回來的路上,我們讓車在河邊慢慢開行。在靜靜的黃昏里,發光的小河上,滑着一隻烏篷船。船尾坐着一個農民,戴着氈帽,有節奏的划動一根大槳。河岸上,有時是稻田,有時又是開着紅花、黃花的青草地,草地上有一群牧童在放牛,牛背平得像一塊石板,牧童從牛角間爬上爬下,牛萬般溫存的馴服着。又是蘆葦迎着河邊來了,蘆花輕輕飄拂,像老人銀白的鬍鬚。

  我不知道這可是著名的山陰道?

  魯迅先生在一篇《好的故事》中描寫過:

  我仿佛記得曾坐小船經過山陰道,兩岸邊的烏桕,新禾,野花,雞,狗,叢樹和枯樹,茅屋,塔,伽藍,農夫和村婦,村女,曬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雲,竹……都倒映在澄碧的小河中,隨着每一打槳,各各夾帶了閃爍的日光,井水裡的萍藻游魚,一同蕩漾。……凡是我所經過的河,都是如此。

  生活本來應該是這樣和平、美的,而且光明,魯迅先生所說「好的故事」,正是他所想望的好的生活。然而,在昏沉如夜的時代里,人們只能在朦朧的夢中見到,即使是夢,也被打碎!

  今天,魯迅先生在三十年前朦朧中看見的「許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錯綜起來像一天雲錦,而且萬顆奔星似的飛動着」的「好的故事」,不是在天上,也不是在水底,而是在我們祖國大地上,到處出現了。並將「永是生動,永是展開,以至於無窮」。

  在路上,車又經過這樣一個地方:四山環繞,又高又黑,山下溪水潺潺,像在朝鮮的山中。記得當時我走在那些大山里,覺得像是走在堅強戰鬥英雄隊伍的身邊,今天我仍有這樣的感覺,在我剛才到過的地方,和正要去的地方,以及走在祖國任何城市和鄉村里,都有這樣感覺。

  轉過山路,就看見了反映出暮天幽藍色的湖水。遠遠城市,電燈通明,烘托着天空,像一片光的海。

  ————1956年10月,杭州

賞析

  這是一篇遊記性散文,作者所要遊覽的地方是魯迅先生的故鄉紹興。

  方令孺作文非常重視文章謀篇布局的精巧和文字表達的清麗流暢。《在山陰道上》全文結構,按照遊程完整的線路而設置,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出發途中,先寫作者從杭州西子湖畔乘車前往紹興的途中見聞;第二部分參觀故里,着重寫作者參觀拜謁了魯迅故居和幼年讀書的三味書屋;第三部分歸程,最後寫車經山陰道返回杭州途中的暢想。這種結構布局,近乎追求完整,趨於規矩。

  然而,綜覽全文,首先是被作者的雅潔、輕盈、流暢的文字所吸引,絲毫不感覺到結構上有笨拙或滯重的毛病,寫得活潑輕巧,充滿靈氣。除了文字功底深厚外,還得助於雙線結構的巧妙鋪設。明線,是參觀行動線,按照參觀往返路線來安排的;暗線,是作者的思想情緒線索,依據作者對魯迅深刻的認識而設計的。這條思想線越到後面越顯明晰,整個參觀行程,完全是以思想線來編排的,因而規矩中有變化,伸縮自如,活潑輕盈。

  出發途中,風景美不勝收,作者卻有意選取六和塔和錢塘江大橋兩處景致。文中這段景色描寫雖寥寥數筆,卻寫得頗有氣勢,作者旨意是欲以六和塔的雄偉和山川的壯麗,來襯托魯迅作為一個偉人的巨大形象。

  參觀故居,作者觸景生情,浮想聯翩。在作者看來,故居內的一桌一椅、一草一木都像老朋友在向她訴說許多生動的故事。其實,這是作者本人的聯想。作者熱愛魯迅,熟讀他許多著作,熟悉他的人生經歷,因此一邊參觀瞻仰,一邊重現歷史。這種參觀實際上是對魯迅作為一個歷史偉人的重新認識。在一群陪同參觀的「紅領巾」的誘發下,作者突然在腦中出現了一座勇士的雕像。這是一座精神的塑像,魯迅背着因襲的重擔,肩住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

  古人云:「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世說新語》)確實,在返回途中,作者饒有興趣地觀賞兩岸農家風光,一派田園牧歌式的和諧靜謐,令她的思緒通過歷史的隧道回到1925年魯迅寫的《好的故事》中。這一部分的回想和評述,實際上是對魯迅這座精神雕像的完成進行最後一道精雕細琢的工序,是魯迅精神的升華與延續。作者感到欣慰的是當年魯迅所說的「好的故事」、他所想望的好的生活,而今在祖國大地上到處出現。

  文章結尾,意味深長。車子行進在山陰道上,作者仿佛感覺到走在朝鮮的大山中,她覺得自己正走在巨人魯迅的身邊、走在堅強戰鬥英雄隊伍的身邊。這種錯覺與聯想,實在是作者作為一個新入黨的革命者的心態折射。[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