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爭年代尋找母親(楊世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在戰爭年代尋找母親》是中國當代作家楊世龍的散文。
作品欣賞
在戰爭年代尋找母親
戰爭是殘酷的,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人,是難以體會到戰爭的殘忍,它使多少幸福的家庭毀於一旦,遭受到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痛苦和不幸。我沒有參加過戰爭,在我年少時,曾經過一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全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抗日戰爭。
在這場戰爭中,我目睹了蘇聯紅軍的飛機,在牡丹江市投下的第一枚炸彈;我經歷過領着十歲的弟弟,在黑夜裡沿着江堤尋找母親;我耳聞目睹攜家帶眷的人群,哭喊着往江南逃難;我住過臨時避難所,過着逃難的生活;我看到被戰爭摧毀的殘垣斷壁的房屋……這些事情在我的心靈深處,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使我看到和經歷過戰爭的殘酷。
一九四五年八月九日,全家人正在吃午飯,忽然聽到飛機聲,我到院裡去看,從東邊飛過來很多架飛機,我就數數有多少架,當我數到第九架時,看見從飛機上掉下來一個東西,接着就聽到「轟」的一聲巨響,街上就有人喊,飛機扔炸彈了!我急忙跑回屋裡,又聽到一聲巨響,這枚炸彈離我家大約只有兩公里,飛機就往西邊飛走了。這時都在傳說:「蘇聯出兵打日本了,炸彈就是蘇聯飛機扔的。」使得人心恍惚不安。
第二天學校停課了,當年我在國民高等學校(中學)讀書,我去學校取書包,回家後家裡的人都走了,對門的劉嬸告訴我:「你媽要你到你表叔家找他。」我急忙到了表叔家,弟弟還在那裡。表叔說:「你媽到江壩避難去了,你領着弟弟去找他。」我問:「在什麼地方?」表叔說:「可能在江壩南邊。」我說:「江壩南邊就是大江,上哪住啊?」表叔說:「傳說要把天橋(下面能通火車的大橋)以北炸平,因橋北住的日本人多,可是飛機把江壩當成鐵道了,就扔了兩個炸彈,明天還要來。」我說:「打起仗來上哪聽真話,還是逃命吧。」我領着弟弟帶着母親留的烙餅,開始了在戰爭中尋找母親之行。
天已經快黑了,在往南走的路上,看到很多逃難的人,偕老帶幼往江壩走去。走到江壩北坡沒有多少人,到江壩上往下看,南坡有很多人,還有的在江壩上挖了一個洞,人在裡面避難,哭喊聲不斷。我倆順着江壩由東往西走,挨個洞口喊,媽!媽!有好心人告訴我,這裡沒有你媽,往前找吧。邊喊邊找,一直走到西頭沒有洞口了,也沒有人了,也沒找到媽媽。
已經過了下半夜,身上又有些冷,我倆走到北坡,由西往東走,見房就在門口喊媽媽!也沒有找到。這時弟弟實在走不動了,走了整整快一夜了,他還不到十歲啊。於是找到一間房子,裡面人滿了,外邊還有人站着,我倆就在牆根蹲着,背背風,休息一下,明天天亮了再找。有一位叔叔看到弟弟一直哭,就對屋裡人說:「請大家擠一擠,讓個道,讓這個孩子進屋暖和暖和吧,要不就凍壞了。」屋裡的人都互相擠擠,把弟弟讓到屋裡,我坐在牆根下,第二天我和弟弟又開始了尋母之路。
作者簡介
楊世龍,中國散文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