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在路上(許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在路上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在路上》中國當代作家許芳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在路上

前幾天接到小峰河採風的邀約,我內心非常雀躍。我曾經在黃花鎮工作了十年,對那裡的山山水水都有着特別的情感。一大早我就出了門,雖然天有些陰沉,但是我內心十分期待。當初三峽神門景區興建時,我還在旅遊辦工作,參與過前期的規劃討論、道路修建的協調等,看到了它呱呱墜地的模樣。聽說小峰河的艾草產業,正欣欣向榮地發展起來了。那這五年間,小峰河有什麼變化,三峽神門又長成了什麼模樣?

一座山有一座山的積澱,一條河有一條河的故事。在黃花鎮有一條小峰河,據《宜昌縣誌》記載及曉峰考古發現,五千多年前,這裡就有人類活動的痕跡。河水直行一段後在燕子壩分叉,分別向東北和西北延伸,形成「Y」字型將山脈分開來。人們在山與河之間的平地修建房屋,農耕、養殖,繁衍生息,與山河相依存。勤勞勇敢的小峰河人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輝煌。古道、古兵寨、古民居、古寺廟曾見證了昔日的繁華。上世紀70年代在王家壩築河造田百餘畝,興修牛角沖10萬立方水庫,80年代在馬鈴岩修建裝機80千瓦水電站。但是近五十年來,豐富的旅遊資源沒有得到有效開發,農業也一直是傳統模式,發展便有些落後了。

乘車從小溪塔出發,沿宜黃一級路行駛,在「宜昌北」上高速,在「三峽大瀑布」下高速,再走一段鄉道就抵達了小峰河。車剛拐進小峰河的路口,我們關掉空調,降下車窗。吹着浸潤着草香的風,看着熟悉又有點陌生的風景,我欣喜的發現,城區到小溪塔的距離竟然縮短了一大半。我剛到黃花上班時,從小溪塔到小峰河,需要兩個多小時。宜黃一級路改造升級,宜巴高速和張太高速的修建,讓我們這次只花了不到五十分鐘。

2020年動工興建的張太高速,在小峰河村境內長3.5公里,征地面積499畝,拆遷補償涉及資金1.73億元。沿途富裕起來的農戶,有的新修了房子,有的把里里外外重新裝修得煥然一新。一邊是寬敞的高速路,一邊是彎曲的水泥路,它們時而相聚,時而分離,兩條路不斷延伸,把人們送往不同的目的地。

轉過一個彎兒,我們達到了小峰河村委會。在會議室,村支部書記黃容同志介紹了村裡的基本情況,並闡述了發展構想。她條理清晰、語速平緩,各種數據、事例娓娓道來,有着「天地在我胸」的從容。

2018年,她臨危受命,從村幹部助理選為村支部書記,2021年又實現書記、主任「一肩挑」。雖然在經驗豐富的人看來,她還稍顯稚嫩,但她一路走來,成長顯而易見,付出的艱辛也可想而知。張太高速征遷、三峽神門景區協調、高標準農田建設協調,一樁樁一件件,都是硬骨頭。還記得在高標準農田建設過程中,修建機耕道要占李大爺家的田,老兩口兒一直在「坐蹺蹺板」。李大爺同意了,婆婆不同意,好不容易做好了婆婆的工作,李大爺又有了新的想法。協調專班跑了六七趟,總也不能落實。後來黃容給他們在外地工作的兒子打了很多電話,請他幫着做工作。到底是年輕人之間溝通容易些,幾次三番後工作終於做通了。現在黃容走村入戶,不管什麼時候碰到了李大爺他們,他們都主動給她打招呼,問近況。他們還說改了田,修了路,現在苞谷洋芋都可以直接用車拖,太方便了。

她曾經在受委屈的時候偷偷掉眼淚,擦乾眼淚工作還要繼續。她也常常為節假日還要去協調糾紛、抗災救災,不能在家陪孩子感到愧疚,但是任務來臨她只能狠下心扭頭就走。從大部分的村民當初覺得「年輕人不會搞事」到現在認為「年輕人搞得還不錯」,這幾個字的轉變,她靠的強烈的事業心、上進心和責任感。我問她對於自己的成長有什麼感悟,她說:「問題來了不要怕,直接面對問題,問題就會迎刃而解,經歷的問題多了就成了經驗!」

上午我們在會議室進行了深入交流,下午現場參觀三峽神門景區和艾草基地。三峽神門景區位於小峰河村的龍潭河,集峽谷、瀑布、奇山、怪石於一體,自然景觀獨特。沿着彎彎曲曲的公路盤旋而上,在半山腰停留時,遠遠可以望見山峰像一扇門一樣矗立在天邊,相傳炎帝之女—神女為調蓄水情而鑿山為門,是為「神門」。當地人叫它「穿得過得山」,和「搖得動的山」「吹得響的山」一起,展示着大自然造物的神奇。

從村委會出發時,下起了大雨。車抵達景區大門口,我們沿着棧道拾級而上,縱情于山水之中。三峽神門景區是典型的峽谷風光,棧道依山而建,順着山勢蜿蜒。今年雨水足,水量充沛,水流的氣勢比我記憶中要大很多。水在腳下奔涌,遇小石頭就跳躍,遇大岩石就繞開,一路歡歌。水流遇陡成瀑、遇凹成潭,和山勢相互配合,讓棧道上的人能移步換景。雨勢漸漸變小,在峽谷中,已經無法分辨是微雨還是薄霧了。

走着走着,突然棧道上出現一塊突出的大岩石,幾近90度的轉角。岩石上刻着「轉角」兩個字,大家正疑惑之際,已經走過去的人已經在歡快地招呼,「快來幫我拍張照吧」。原來,相對的另一邊石頭上刻着「遇到愛」。人生處處有轉角,在轉角遇到愛,是一個簡單的願望,也是一份美好的期許。

我們在薄霧中前行,看到岩壁上有的覆蓋着青苔,有的垂下長長的藤蔓,有時從岩縫中閃現出幾朵小花。流水按照自己的節奏,演奏出不同的樂曲。自然小景和天籟之音讓我們沉醉。

突然,流水的聲音變大,霧氣也變得濃厚起來。遠遠望去,一條白練從天而降,我們加快腳步走了過去,通天瀑一下子就展現在了眼前。在綠樹的掩映中,瀑布順着岩石飛濺而下,仿佛灑下億萬顆珍珠。山並不垂直,瀑布因此形成了比較明顯的三疊,但每一疊又因岩石的凸凹,使水流出現分叉和跌落。大瀑布中有小瀑布,小瀑布中還有更小的,讓我們的眼睛一時不知道該聚焦到哪裡才好。

再美的風景也不能一直駐足,還有更特別的景色等着我們。從景區出來之後,我們順着大梁山來到了張家口的秦家壩。站在田梗上,綠色的艾草隨風起伏,一陣陣艾草的清香沁人心脾。從艾草田望向遠山,感覺是打翻了綠色的調色盤。艾草從下到上,深綠、淺綠、黃綠自然過渡。田邊的樹,遠處的山,把各種綠色競相展現,單單只是看看這個艾草基地,就讓人感到舒適又放鬆。

宜昌艾潤堂艾草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盧光輝介紹到,這裡是合作社自營的基地,大約 100畝,主要是起示範帶頭作用。從2021年試種到現在,達到了700畝的規模,已經輻射到張家口、中嶺等村。計劃到2025年,帶動牛坪、杜家坪、楊家河、上洋等10個村,發展艾草4000畝。

艾草被譽為草中鑽石,但它的種植卻很粗放。它是多年生植物,一年種,多年收,一年可以收穫三到四次。第一年種植後需要除草,等艾草的密度上來後,雜草就長不過它,只需要施點肥就好了。合作社按照鮮艾草1元/斤的價格回收,農民種一畝可以賣到3000元左右。

這讓我想起十幾年前,我還在在黃花鎮農辦工作,為了給農民尋求產業發展之路,我們與區裡的知名中藥材合作社合作,在上洋村試種柴胡。合作社出種子、提供技術指導、成品包回收,農民出地出勞動力,預計一畝地可以獲得4000元收入,挺讓人心動的。可是種植之後才發現,柴胡比較嬌貴,對於土壤、水、肥的要求都比較高,特別是除草的任務很重。雖然收入達到了預期,但是一般的家庭都無法保證勞動力投入。

如何找到適合本地發展的產業,是長期擺在鎮村幹部面前的一道難題,需要一直思索,不停地嘗試。盧光輝無論是在村里工作,還是辭職之後,總是將這個事情放在心上揣摩。

2017年,盧光輝從村里辭職之後就做起了沙石料生意,幹得還不錯。近年來,生態環境保護使這個行業受到了限制,他也在尋求出路。一次機緣巧合,艾草精油治好了困擾他許久的頸椎病,這讓他對艾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多方了解,然後考察、試種、收穫後提煉精油、將精油送檢,一系列的科學數據證明,小峰河乃至黃花周邊的土壤、氣候非常適合艾草的種植。

艾草種植簡單,便於管理,很符合在農村勞動力匱乏的情況下發展。艾草可以製作艾草製品、艾灸工具、艾草布藝等,比如艾條、艾灸貼、艾草枕,提煉艾草精油等等,前景十分廣闊。他向鎮上匯報,與村兩委商議,做了艾草產業發展的可行性研究,最終決定自己的下半輩子就交給艾草了。他牽頭成立合作社,免費提供種子、保底價回收,越來越多嘗到甜頭的農民的加入了種植艾草的隊伍。盧光輝還計劃實行油茶和艾草套種,在比較稀疏的林下種植艾草,進一步提高土地綜合利用效率。

「合作社發展到現在還在虧錢,但是我看好這個產業,也願意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盧光輝這樣說。

我們結束參觀時,天已經放晴,陽光透過雲層散發着光芒。屬於小峰河的陽光應該也快來了。

三峽神門景區已於8月1號營業,她從「藏在深山人未識」,走出了「開門迎客來」的第一步。艾草明年計劃發展1000畝,呈逐年倍增的趨勢,規模上來之後下一步要開始粗加工和精深加工。作為宜昌城區的後花園,小峰河的區位優勢非常明顯。未來文旅融合,多元發展,為小峰河的騰飛提供了無限可能。

最重要的是人。村兩委班子立足當前,謀劃長遠,景區和合作社按照各自的規劃持續推進,可以相互支持,強化合作,共同為小峰河的發展貢獻力量。剛看到黃容的名字會覺得有點奇怪,因為看慣了「黃蓉」。我反而覺得這個容更適合她,是從容,更是包容。希望在她的團結帶領下,將小峰河寫在大地上的「Y」,變為人人心中的「yes」,共同譜寫小峰河新時代的奮進之歌![1]

作者簡介

許芳,湖北五峰人,土家族,居夷陵。熱愛寫作,樂於分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