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地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地椒
t016143c646702ecfd0.jp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998708&sid=6211683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地椒

漢語拼音:Dì Jiāo
別名:地花椒、山椒、山胡椒
性味:味辛,性平。小毒
功能:祛風止咳,健脾行氣,利濕通淋
主治:感冒頭痛,咳嗽,百日咳,脘腹疼痛,消化不良,嘔吐腹瀉,牙痛,小便澀痛,濕疹瘙癢,瘡癰腫痛

地椒,中藥名。為唇形科植物百里香ThymusmongolicusRonn.或展毛地椒ThymusquinpuecostatusCélak.var.przewalskii(Kom.)Ronn.的全草。具有祛風止咳,健脾行氣,利濕通淋的功效。主治感冒頭痛,咳嗽,百日咳,脘腹疼痛,消化不良,嘔吐腹瀉,牙痛,小便澀痛,濕疹瘙癢,瘡癰腫痛。[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地椒

拼音名:Dì Jiāo

英文名:Mongollian Thyme Herb, Herb of Mother-of-thyme, Herb of Carpet Thyme, Herb of Mongolian Thyme

別名:地花椒、百里香、山椒、山胡椒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Thymus mongolicus Ronn.2.Thymus quinquecostatus Celad. Var .przewal-skii (Kom.) Ronn.

出處

出自《嘉佑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百里午展毛地椒的全草。

採收和儲藏

7-8月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

  • 1.半灌木。不育枝從莖的末端或基部長同,花枝高2-10cm,在花序下密被倒向或稍開展的疏柔毛,向下毛變短而疏。具2-4對葉;下部葉柄長約為葉片1/2,上部的彎短;葉片卵形,長4-10mm,側脈2-3對,腺點多少明顯。花序頭狀;藥萼筒狀鐘形或狹鍾狀,長4-4.5mm,內面在喉部有白色毛環,上唇具3齒,齒三角形,下唇較上唇長或近相等,齒鑽形,各齒具睫毛或無;花冠紫紅色至粉紅色,長6.5-8mm,上唇直伸,微凹,下唇開展,3裂,中裂片較長,小堅果近圓形或卵圓形,光滑。花期7-8月。
  • 2.半灌木。莖叢生,不育枝有下彎的疏柔毛,花枝較多,高3-15m,毛較短。葉片寬卵狀披針形,長10-12mm,寬4-5mm,先端鈍或銳尖,基部漸狹,全緣,具7-9脈,腺點細密;苞片圓形,邊緣下部被長緣毛。花序頭狀;花梗被短柔毛,花序嶄密被平展的毛;花萼管狀鐘形,長5-6mm,下面具平展柔毛,上唇齒披針形,被緣毛或無毛,下唇稍短;花冠長6.5-7mm,冠管比萼短。花期8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

  • 1.生于山地、溪旁、雜草叢中。
  • 2.生于山坡、海邊低丘上。

資源分布

性狀

性狀鑑別

  • (1)百里香 莖方柱形,多分枝,長5-18cm,直先約1mm;表面紫褐色,幼莖被白色柔毛。節明顯,匍匐莖節上具細根。葉多皺縮,展平後呈卵圓形,長0.3-1cn,寬1.5-4mm,先端鈍或稍銳尖,基部楔形,全緣,下面腺點明顯。小花集成頭狀,紫色或淡紫色。小堅果近圓形或卵圓形,壓扁狀。氣芳香,味辛。
  • (2)避孕藥毛地椒 與時里相似,但葉事寬狼狀披針形,長0.9-1.2cm,寬3-5mm。

顯微鑑別

葉表面觀:展毛地椒 上表皮細胞壁波狀彎曲,角質紋理明顯,氣孔直軸式,腺鱗較多。腺鱗頭部8細胞,直徑60-76μm四周有角質紋理,其與分泌細胞之間,貯有淺黃色分泌物,柄極短,單細胞,四周有12-17個表皮細胞呈輻射狀排列。腺毛較多,部單細胞,直徑16-20μm,柄短,單細胞。葉脈處的表皮細胞長方形,有單細胞腺毛,並有1-2細胞的非腺毛,長50-108μm。近葉柄處的非腺毛細長,3-8細胞,長約1.2mm,表面有疣狀突起。

薄層色譜:分別取百里午,展毛地椒揮髮油,脫水後用少量乙醚溶解,作供試品液;另取香荊芥酚,麝香草酚作對照品。分別點樣於同一畦膠G-CMC薄板上,以二氯甲烷展開,展距16cm。取出,晾乾。噴以5%香草醛濃硫酸溶液,於100℃烘5min。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位置,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藥理作用

參見麝香草條。

  • 1. 消炎作用:花的煎劑或流浸膏可用於支氣管炎或其他上呼吸道疾患作保護劑。
  • 2.止痛作用:也可用於神經炎或脊神經根炎作止痛劑,此皆因其中含百里香酚之故。

性味

味辛;性平;小毒

功能主治

祛風止咳;健脾行氣;利濕通淋。主感冒頭痛;咳嗽;百日咳;脘腹疼痛;消化不良;嘔吐腹瀉;牙痛;小便澀痛;濕疹瘙癢;瘡癰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2g;或研末;或浸酒。外用:適量,研末撒;或煎水洗。

各家論述

  • 1.《嘉佑本草》:主淋蝶腫痛。
  • 2.《中國藥植圖鑑》:為鎮痙、驅風、強壯劑。主治痙攣性咳嗽,百日咳,炎症,喉頭腫痛。
  • 3.《新疆中草藥手冊》:祛風,止咳化痰,治感冒。
  • 4.《陝西中草藥》:溫中散寒,健脾消食,祛風鎮痛。治胃寒痛,小腹脹滿,消化不良,周身疼痛,牙痛。
  • 5.《陝甘寧青中草藥選》:清暑解熱,和胃止嘔。[2]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地椒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地椒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