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地磁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地磁場是一個科技名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地磁場是指地球內部存在的天然磁性現象地球可視為一個磁偶極(magnetic dipole),其中一極位在地理北極附近,另一極位在地理南極附近。通過這兩個磁極的假想直線(磁軸)與地球的自轉軸大約成11.3度的傾斜。地球的磁場向太空伸出數萬公里形成地球磁圈引力。地球磁圈對地球而言有屏障太陽風所挾帶的帶電粒子的作用。地球磁圈在白晝區(向日面)受到帶電粒子的力影響而被擠壓,在地球黑夜區(背日面)則向外伸出。

地磁場包括基本磁場和變化磁場兩個部分。基本磁場是地磁場的主要部分,起源於固體地球內部,比較穩定,屬於靜磁場部分。變化磁場包括地磁場的各種短期變化,主要起源於固體地球外部,相對比較微弱。地球變化磁場可分為平靜變化和干擾變化兩大類型。

行軍、航海利用地磁場對指南針的作用來定向。人們還可以根據地磁場在地面上分布的特徵尋找礦藏。地磁場的變化能影響無線電波的傳播。當地磁場受到太陽黑子活動而發生強烈擾動時,遠距離通訊將受到嚴重影響,甚至中斷。假如沒有地磁場,從太陽發出的強大的帶電粒子流(通常叫太陽風),就不會受到地磁場的作用發生偏轉,而是直射地球。在這種高能粒子的轟擊下,地球的大氣成份可能不是現在的樣子,生命將無法存在。所以地磁場這頂「保護傘」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

地磁場強度大約是0.5-~0.6高斯,也就是5~6*E-5特斯拉(50~60μT)。

發現

中國宋代科學家沈括(1034~1094)在公元1086年寫的《夢溪筆談》中,最早記載了地磁偏角「方家(術士)以磁石磨針鋒,則能指南,然常微偏東,不全南也」。沈括是歷史上第一個從理論高度來研究磁偏現象的人。提出較系統的原始理論的是英國人吉爾伯特。他在1600年著的《磁體》一書中,把當時許多有關磁體性質的事實都記了下來,同時創造性地作了劃時代的實驗,把一塊天然磁石磨製成一個大磁球,用小鐵絲製的小磁針裝在樞軸上,放到該磁球附近,在這磁球面上發現小磁針的各種行為與我們在地球上看到指南針的行為完全一樣。吉爾伯特用石筆把小磁針排列的指向標出一條條線,畫成許多子午圈,與地球經線相像,也有一條赤道,小磁針在赤道上則平行於球面。因此吉爾伯特提出了一個理論,認為地球本身就是一塊巨大的磁石,磁子午線匯交於地球兩個相反的端點即磁極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