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地鍋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地鍋雞

地鍋雞,是發源於魯南、蘇北、皖北等地的漢族名菜,起源於山東、江蘇、安徽交界處。

地鍋雞材料:蒜3瓣、姜1塊、蔥1段、小紅辣椒3個、青椒1個、紅椒1個、雞1隻、八角1個、麵粉2碗。

地鍋雞的湯汁較少,口味鮮醇,餅借菜味,菜借餅香,具有軟滑與干香並存的特點。

菜品特色

菜品特徵

地鍋雞的湯汁較少,口味鮮醇,餅借菜味,菜借餅香,具有軟滑與干香並存的特點。

營養價值

地鍋雞配菜中的雞肉蛋白質的質量高,脂肪含量低,適合減肥瘦身者食用。雞肉對於營養不良、疲勞無力,脾胃濕弱等症狀有很好的調理作用,是用來補濕強身、增強自身免疫力的食物。

用料食材

材料:蒜3瓣、姜1塊、蔥1段、小紅辣椒3個、青椒1個、紅椒1個、雞1隻、八角1個、麵粉2碗。

調料:油1大勺、甜麵醬1大勺、鹽1小勺。

菜品製作

1、蒜和姜去皮、洗淨,切片;蔥、小紅辣椒洗淨,切段。

2、青紅椒洗淨,切塊;雞洗淨,切塊,入沸水鍋焯燙,撇去浮沫,撈出溶干。

3、鍋中倒入1大勺油,加蔥、姜、小紅辣椒、八角、甜麵醬,翻炒至出香。

4、放入焯好的雞塊,大火翻炒,加清水至沒過雞塊,大火煮開後,再轉小火慢燉。

5、面盆中倒入麵粉,加清水,搓勻成光滑的麵團,分成大小均勻的面劑子。

6、面劑子用手壓扁,捏成厚薄均勻的麵餅

7、將麵餅貼在鍋的四周,一半浸在雞湯內,至湯汁濃稠,用鍋鏟起出。

8、鍋中放入蒜片、青紅椒,翻炒均勻。

9、加鹽調味,大火收汁。

重口味做法

重口味做法):蒜瓣八個,姜一塊切片,蔥一個切段,五克花椒,十五克八角,起鍋燒油六十克,放入材料,炸香後放入小雞翻炒,放入老抽,味精,鹽,醬油,翻炒五分鐘兌水小火慢燉,準備配菜乾香菇三十克,泡水三十分鐘後下鍋,然後和三百克麵粉,水熬干後把麵餅貼上蓋上鍋蓋煮十分鐘,加少量澱粉一百五十克水,開鍋後放入辣椒,隨自己口味放入辣椒。就可以出鍋了。

菜品分布

地鍋雞是發源於山東省、江蘇省、安徽省交界處的徐州市、蕭縣、淮北市、棗莊市、濟寧市、阜陽市、亳州市等地區的一道菜餚。

歷史淵源

起源一

徐州的地鍋菜有着悠久的歷史,其起源於蘇北和魯南交界處的微山湖地區。過去,在微山湖上作息的漁民們常常吃地鍋飯。這是因為船上的條件有限,烹飪東西的時候往往並不是很方便。漁民們就取一小泥爐,爐上坐一口鐵鍋,下面支幾塊乾柴生火,然後按家常的做法煮上一鍋菜,還要貼滿麵餅,便產生了這種飯菜合一的烹調方法—地鍋菜。

起源二[1]

《中州名典》記載:侯方域(1618一1654年),清文學家,字朝宗,商丘人。出身世家,其祖父侯執蒲官太常卿,其父侯恂曾任戶部尚書,叔父侯恪,官祭酒。侯方域現有《壯悔堂文集》存世。

侯方域科舉高中這一天,舉家歡慶,當地的官宦紳士、文人學士前來賀喜,偏在這時主廚回家未歸。這個重任就落在了臨時僱傭人員侯風山身上,他一夜沒睡好,用哪一道菜作為押軸菜成了難題。侯風山忽然想起逢年過節時,母親做的「地鍋雞」,咽了一下口水,拿定了主意。這天,「地鍋雞」剛端上來,滿屋鮮香宜人,鍋內肉色柿紅,令人食慾頓增,達官貴人、文人學士爭先品嘗,讚不絕口。官宦要拿錢賞廚,文人學士作詩賦詞,可誰也不知道菜的名字,只有問侯恂。侯尚書想:官做到一品就算做絕了,雞做到這個份上也夠一品了,於是開懷一笑說:「這是俺侯家的看家菜——一品雞。」

視頻

參考資料

  1. 地鍋雞.宿州文明網[引用日期2019-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