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地震監測預報

地震監測預報是地震學術語,利用專門的儀器對地震活動和地震微觀前兆進行觀測、記錄和分析,叫做地震監測。地震監測主要由地震科學工作者完成。[1]

[]

目錄

地震預報種類

破壞性地震危害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國家的經濟建設,如果能像氣象預報那樣,事先做個預報,就能及時採取防禦措施,避免或減少損失。這是全人類千百年來的共同期盼。 地震預報的基本任務是預測出將要發生地震的時間、地點和震級。時間、地點和震級稱為地震預報「三要素」 地震預報按照時間長短,劃分為長期預報、中期預報、短期預報和臨震預報。 地震長期預報:預報未來10年內破壞性地震的地域。 地震中期預報:預報未來1~2年內破壞性地震的地域和強度。 地震短期預報:預報3個月內將要發生地震的三要素。 地震臨震預報:預報10日內將要發生地震的三要素。

我國水平

中國的地震預報在國家的重視和支持下,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已居於世界先進行列。我國曾對遼寧海城等幾個大地震作出了成功的預報。特別是1975年遼寧海城7.3級大地震的成功預報,大大地減少了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經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審,被確定為世界上唯一一次成功的短臨預報而載入史冊。

地震預報難度

由於地震發生在很深的地下,很多情況不能像氣象觀測那樣被直接觀察到,只能夠靠經驗和間接的推測。因此,就世界範圍來說,地震預報仍是人類尚未解決的重大科學難題。人類對地震的認識還是很不完全的,正在進行艱難的探索。只能說對某些類型的地震能夠作出一定程度的預報,但還不能預報所有的地震。真正解決這個難題,需要幾代人甚至十幾代人的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