坩堝煉鋼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坩堝煉鋼法 |
坩堝煉鋼法,在石墨黏土坩堝中熔化金屬料成為鋼水的方法。1742年英國人洪茲曼(B.Huntsman)將滲碳鐵料切成小塊置於封閉的黏土坩堝中,在坩堝外面加熱,鐵料繼續吸收石墨中的碳而熔化成為高碳鋼水,澆鑄成小錠後鍛打成所需的形狀。
簡介
坩堝煉鋼法是指在石墨黏土坩堝中熔化金屬料成為鋼水的方法。1742年由英國人亨茨曼(B.Huntsman)首先應用,他將滲碳鐵料切成小塊置於封閉的黏土坩堝中,在坩堝外面加熱,鐵料繼續吸收石墨中的碳而熔化成為高碳鋼水,澆鑄成小錠後鍛打成所需的形狀。鋼在坩堝中熔化時,石墨碳還能起還原劑作用,發生以下還原反應:鋼中氧可以去除,各種夾雜物也能從液態鋼中上浮去除,所以鋼(工具鋼)的質量優於當時的各種金屬材料,可用來製造加工金屬材料的工具。坩堝法是人類歷史上第一種生產液態鋼的方法。但是生產量極小,成本高。19世紀末電弧爐煉鋼(法)發明後,逐漸取代了它的位置。只在一些試驗中,還有人應用坩堝熔煉鋼水進行研究,但這已不屬於鋼的生產範疇了。
評價
持續加熱時間從24到48小時不等,當溫度從1000攝氏度升到1200攝氏度,礦石會轉變成多孔的鐵質,並留在坩堝之底部坩堝在封閉狀態下,來自燃燒的炭和葉一同熔化在鐵質內。竹含氧化矽多可助溶化,在此過程中鐵不會達到其熔點,通過固體擴散過程,碳被吸收,持續長時間的鑄造,緊接着慢慢冷卻到800攝氏度,約12至24個小時。這些大的晶體事實上是大馬士革鋼花紋或水紋的主要成份。滲碳體或碳化晶體非常堅硬,抗酸性強,當鋼被拋光後會呈現出帶白色或銀色。與此形成對比的珠光體由粘結金屬組成,經腐蝕成黑色,這說明為什麼會產生不同的顏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