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垓下之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垓下之戰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垓下之戰

發生時間: 公元前 203年12月 至 202年1月

地點: 垓下

參戰方: 漢軍;楚軍

垓下之戰是漢高帝五年十二月(公元前203年12月-前202年1月)楚漢兩軍在垓下進行的一場戰略決戰。[1]

戰爭背景

公元前203年(漢高帝四年)八月,梁地的彭越對楚兵發起騷擾,斷其糧道,這時候鍾離昧正被漢軍圍困,項羽率領軍隊狙擊了彭越後返回援助。 這時,齊王韓信開始率領軍隊對楚軍發起攻擊,項羽開始感到害怕。於是,雙方進行了歷史上著名的"鴻溝和議",以戰國時魏國所修建的運河鴻溝為界,劃分天下。 九月,西楚霸王項羽率十萬楚軍繞南路、向固陵方向的迂迴線路向楚地撤軍。劉邦也欲西返。

但是,正當劉邦打算率軍西返之時,張良陳平卻建議撕毀鴻溝和議,趁楚軍疲師東返之機自其背後發動偷襲。張、陳二人認為"漢有天下太半,而諸侯皆附之。楚兵罷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建議"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 。

劉邦於是採納二人建議,遂背約,向楚軍突然發起戰略追擊作戰。大軍追至夏南時,劉邦約集韓信、彭越南下,共同合圍楚軍。由於韓信及彭越未如約出兵合擊楚軍,結果劉邦在固陵被項羽打敗。

劉邦率軍退入陳下,並築起堡壘堅守不出,而楚軍又一次合圍了劉邦。堅守壁壘的劉邦向張良詢問:"諸侯不從約,為之奈何?"張良回答:"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與共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陳以東傅海,盡與韓信;睢陽以北至谷城,以與彭越:使各自為戰,則楚易敗也。"

戰爭起因

劉邦採納張良的意見,將陳以東直到大海的大片領土封給齊王韓信;睢陽以北至谷城封給彭越。就這樣,劉邦以加封土地為報酬,終於搬動了韓、彭二人,使他們盡數揮軍南下,同時命令劉賈率軍聯合英布自淮地北上,五路大軍共同發動對項羽的最後合圍。垓下之戰隨之開始。

戰爭過程

漢軍攻楚

公元前203年十月下旬(漢高帝五年,十月為歲首),灌嬰引兵進占彭城,同時攻下楚地許多地區。被劉邦封為淮南王的英布也遣將進入九江地區,誘降了守將、楚大司馬周殷,隨後合軍北上進攻城父(今安徽渦陽東)。劉邦也由固陵東進,形勢對楚極為不利,項羽被迫向東南撤退。

劉邦和諸侯軍共同進攻楚軍,與項羽在垓下決戰。漢軍由韓信統領,共計三十萬,分為五個部分,孔將軍為左翼,費將軍為右翼,劉邦坐鎮後方,周勃、柴武等預備軍在劉邦軍後待命。 楚軍由項羽統領,共計約有十萬。韓信先率前中軍與項羽交鋒,不利,向後退卻。孔將軍、費將軍從左右兩邊縱兵攻上去,楚軍不利,韓信乘勢再次攻上去,大敗楚軍於垓下。

四面楚歌

漢軍夜間高唱楚歌,楚軍自項羽以下莫不以為漢已盡得楚地,乃士氣崩潰。項羽眼見大勢已去,便乘夜率領八百精銳騎兵突圍南逃。天明以後,漢軍得知項羽突圍,於是派遣五千騎兵追擊。

項羽渡過淮水後,僅剩百餘騎相隨,行至陰陵(今安徽定遠西北),為田父欺騙,被漢軍追及,項羽突至東城(今安徽定遠東南),手下僅剩二十八騎。

烏江決戰

項羽指揮這二十八騎,來回沖陣,再次殺開一條血路,向南疾走,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長江邊的烏江浦)邊,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乃令從騎皆下馬,以短兵器與漢兵搏殺,項羽一人力戰被十餘創,最後自刎而死,年31歲。遺體被呂馬童、王翳、楊喜、楊武、呂勝五人瓜分。

項羽死後,漢軍全殲八萬楚軍,楚地皆降漢,唯獨項羽原封地的魯國不肯投降(楚懷王曾封項羽為魯公,後又尊項羽為魯王),後劉邦將項羽首級展示給魯國,魯乃降。至此,歷時四年之久的楚漢戰爭終以劉邦的勝利而告終。

戰爭結果

公元前202年,項羽退守垓下(今安徽靈璧縣),突圍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最後霸王別姬,自刎於烏江旁。

劉邦安葬項羽於谷城後,就返回定陶,馳入齊王韓信的軍營,奪其軍權,並於正月徙封韓信為楚王。 公元前202年(漢高帝五年)二月甲午日,劉邦稱帝於汜水北岸,建立西漢王朝。(漢初承秦制,以十月為歲首。也即漢高祖五年的第1個月為十月,接下來為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二月為當年的第5個月。)

戰爭評價

垓下之戰,漢軍適時發起戰略追擊,積極調集援兵,一天不到的時間便全殲十萬楚軍,創造了中國古代大規模追擊戰的成功戰例。

垓下之戰,是楚漢相爭中決定性的戰役,它既是楚漢相爭的終結點,又是漢王朝繁榮強盛的起點,更是中國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轉折點,它結束了秦末混戰的局面,統一了中國,奠定了漢王朝四百年基業。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