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藝術字的圖片

埂,gěng,田間稍稍高起的小路:田~兒。地勢高起的長條地方:山~。用泥土築起的堤防:~堰。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埂

部首; 土

部外筆畫; 7

總筆畫; 10

注音; ㄍㄥˇ

五筆; fgjq|fgjr

部首筆畫 部首: 土

部外筆畫: 7

總筆畫: 10

五筆86: fgjq

五筆98: fgjr

倉頡: gmlk

筆順編號: 1211251134

四角號碼: 41146

鄭碼: bako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57C2

詳細解釋

【geng】

a low bank of earth between fields;

gěng

(1)(形聲。字從土,從更,更亦聲。"更"意為"一節一節的"、"一段一段的"。"土"與"更"聯合起來表示"田間一段一段的條形土"。本義:田間的土壟)

(2)同本義 [pit]

埂,秦謂坑為埂。――《說文》

埂,小坑也。――《玉篇》

(3)假借為"防"。堤封,用泥土築起來的堤防 [earth dyke]。如:埂堰;堤埂

(4)長條形的突出地面的地方 [long, narrow mound]。如:土埂;山埂

(5)田埂,田與田之間便於人走路或蓄水用的高起的長條地方 [a lowbank of earth between fields]

埂子

gěngzi

(1)[ridge]

(2)田地里稍稍高起的分界線,像狹窄的小路

地埂子

(3)泛指條形隆起物

被子沒鋪平,有個埂子

gěng ㄍㄥˇ

(1)田間稍稍高起的小路:田~兒。

(2)地勢高起的長條地方:山~。

(3)用泥土築起的堤防:~堰。

鄭碼:BAKO,U:57C2,GBK:B9A1

筆畫數:10,部首:土,筆順編號:1211251134

a low bank of earth between fields;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古行切《良韻》居行切,$音庚。《說文》秦晉謂坑為埂。

又《廣韻》《集韻》《類篇》$古杏切,音綆。《倉頡篇》小坑也。[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