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愛利克·埃里克森 | |
---|---|
出生 | (1902—1994) |
國籍 | 美國 |
別名 | Erik H Erikson |
職業 | 美國神經病學家 |
知名作品 | 提出人格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 國籍 | 別名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職業 |
---|---|---|---|---|---|---|
愛利克·埃里克森 | 美國 | Erik H Erikson | 德國法蘭克福 | 1902年6月15日 | 1994年5月12日 | 美國神經病學家 |
簡介
簡介 家庭出身 愛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1902-1994)美國神經病學家、發展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他提出人格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把心理的發展劃分為八個階段,指出每一階段的特殊社會心理任務;並認為每一階段都有一個特殊矛盾,矛盾的順利解決是人格健康發展的前提。1902年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父母都是丹麥人。生父在埃里克森誕生之前就棄家出走了。他三歲時,母親嫁給了一個名叫西塞多·洪柏格的兒科醫生。埃里克森在童年時期並不知道洪柏格不是他的親生父親。但他總是出現這種感覺:無論如何,他不屬於父母親,並幻想能成為"更好的父母"的兒子。埃里克森多年來一直沿用繼父的姓,甚至在第一次寫論文時還使用愛利克·洪柏格的名字。直到1939年他加入美國公民時,才改姓愛里克森。[1]
愛里克森那種不屬於他的家庭的感覺為這樣一種事實而不斷加劇:母親和繼父都是猶太人,而他卻由於斯堪狄那維爾血統長的身材高大,碧眼金髮。在學校,人們說他是猶太人,而在繼父的祖廟裡,卻叫他為異教徒。由此想來,為什麼"同一性危機"的概念能成為後來愛里克森理論上最為問題關注的問題之一就不足為怪了。
大學預科畢業後,他違背繼父要他成為一名醫生的願望,從事藝術專業,並週遊整個歐洲大陸。總的說來,愛里克森在校時不是一位傑出的學生,但他卻有藝術天賦。
人生轉折 1927年是愛里克森一生的轉折點。那年,他受一位名叫彼德·波羅斯的老同學的邀請到維也納一所規模較小的學校中工作,該校生源都是弗洛依德的病人與朋友的子女。開始,他是以藝術身份受聘的,後來擔任了指導教師,最後,安娜·弗洛依德徵求他是否願意接受培訓當兒童精神分析者。愛里克森接受了安娜的提議,以每月支付七美元培訓費的條件接受安娜的精神分析訓練。安娜·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論與他父
親的理論不同,在諸多方面都具有獨特的創建,這對愛里克森產生深刻的影響。1964年,愛里克森把自己的《洞察力與責任感》一書呈現給安娜,以表對她的感激之情。
形勢對愛里克森十分有利。他被邀加入一個當時被醫療機構拒之門外的團體。通過參加這個"遺棄者"的組織,使他能作為一名"局外人"保持自己的同一性。另一方面,由於這個團體的職能是幫助煩惱不安的人們,所以他起碼能夠間接地滿足繼父希望他當一名醫生的願望。
他大學預科畢業時獲得的一份蒙台梭利學校的畢業文憑,以及接受安娜·弗洛依德在兒童精神分析方面的訓練,是他所獲得的唯一的正規學校。因為愛里克森沒有獲得高級學位,所以他完全可以成為弗洛依德所認為的精神分析家不必攻讀醫科專業主張的一名典型範例。
1929年,愛里克森與同校任教的加拿大籍教師瓊·謝爾遜結婚。1933年為了對付納粹日益加劇的威脅,愛里克森(已兩個孩子)全家遷居丹麥,後又遷往麻省的波士頓,在那裡,他以精神分析家的身份私人開業。
除了私人開業外,愛里克森還在亨利·墨里主持的哈佛醫學院神經精神病學系任研究員。愛里克森被哈佛醫學院錄取為心理學哲學博士候選人,但只有幾個月他就放棄了這個意圖。
1936年到1939年間,愛里克森在耶魯大學精神病學系醫學院任職,在那裡,他研究了正常兒童和情緒紊亂的兒童。也約在這一時期,他與人類學家魯斯·本尼迪克特和瑪格麗特·米德有了交往,1938年,他前往南達科蘇語印第安人的松脊居住地進行了實地考察,觀察了蘇語印第安人撫育子女的實況。諸如此類的人類學研究使愛里克森進一步認識到社會文化因素對人格形成的重要性。這種認識極其強烈地滲透到他整個理論中。
1939年,愛里克森遷居加利福尼亞洲,在那裡他擔任了加利福尼亞研究所的研究助理。1942年起,他一直擔任心
理學教授,但在1950年時他因拒絕在效忠宣誓上簽字,而被免去教授職務。後來,加利福尼亞大學發現他"政治可靠",又重新授予他心理學教授,但是愛里克森拒不接受,因為其他教授也因同樣的"罪名"被免職了。
1950年,他離開加利福尼亞洲,同年出版名著《童年期與社會》,該書高度地強調了社會和文化因素對人類發展的重要性。書中還詳盡地論述自我的功能,創立了路線在被人稱為新學科的"自我心理學"。1951年到1960年,愛里克森居住於麻省的斯多克橋,他在那裡擔任了奧斯丁--里格斯中心的高級會診醫生和匹茨堡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系教授。
1969年,愛里克森回到哈佛醫學院,在那裡擔任人類發展學教授,並講授"人類生命周期",這是一門深受研究生歡迎的課程。
著作
1950 《兒童和社會》
1958 《少年路德:精神分析和歷史的研究》
1964 《領悟與責任》
1968 《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
1969 《甘地的真理:論好戰的非暴力根源》
1973 《共同點的研究》
1974 《新的同一性維度》
1975《生命歷史與歷史時刻》
1977 《玩具和理由:經驗儀式化的階段》
1979 《同一性與生命周期:一種新觀點》
1982 《生命周期的完成》
1986 《老年人的重大事件》
自我發展理論
概述 埃里克森的人格漸成論 Epegenetic principle 把個體自我意識的形成與發展劃分為八個相互聯繫的階段。
第一階段 獲得基本信任感克服基本不信任感 從出生到十八個月左右是嬰兒期。這是獲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階段。所謂基本信任,就是嬰兒的需要與外界對他需要的滿足保持一致。這階段嬰兒對母親或其他代理人表示信任,嬰兒感到所處的環境是個安全的地方,周圍人們是可以信任的,由此就會擴展為對一般人的信任。
嬰兒如果得不到周圍人們的關心與照顧,他就會對外界特別是對周圍的人產生害怕與懷疑的心理,以致會影響到下一階段的順利發展。
第二階段 獲得自主感而避免懷疑感與羞恥感
從十八個月到三、四歲是童年期。這是獲得自主感而避免懷疑感與羞恥感階段。個體在第-階段處於依賴性較強的狀態下,什麼都由成人照顧。到了第二階段,兒童開始有了獨立自主的要求,如想要自己穿衣、吃飯、走路、拿玩具等,他們開始去探索周圍的世界。這時候,如果父母及其他照顧他們的成人,允許他們獨立地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並且表揚他們完成的工作,就能培養他們的意志力,使他們獲得了一種自主感,能夠自己控制自己。
相反,如果成人過分愛護他們,處處包辦代替,什麼也不需要他們動手;或過分嚴厲,這也不准那也不許,稍有差錯就粗暴地斥責,甚至採用體罰。例如,孩子由於不小心打碎了杯子,尿濕了褲子,成人就對其打罵,使孩子一直遭到許多失敗的體驗,就會產生自我懷疑與羞恥之感。
第三階段 獲得主動感而克服內疚感
四到五歲是學前期。這是獲得主動感而克服內疚感階段。個體在這階段的肌肉運動與言語能力發展很快,能參加跑、跳、騎小車等運動,能說一些連貫的話,還能把自己的活動擴展到超出家庭的範圍。除了模仿行為外,個體對周圍的環境(也包括他自己的機體)充滿了好奇心,知道自己的性別,也知道動物是公是母,常常問問這,動動那。這時候,如果成人對於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行為不橫加阻撓,讓他們有更多機會去自由參加各種活動,耐心地解答他們提出的各種問題,而不是嘲笑;禁止,更不是指責,那麼,孩子的主動性就會得到進一步發展;表現出很大的積極性與進取心。
反之;如果父母對兒童採取否定與壓制的態度,就會使他們認為自己的遊戲是不好的,自己提出的問題是笨拙的,自己在父母面前是討厭的;致使孩子產生內疚感與失敗感(所謂內疚感,就是認為自己做錯了事情,做壞了事情),這種內疚感與失敗感還會影響下一階段的發展。
第四階段 獲得勤奮感而避免自卑感
從六歲到十一、二歲是學齡初期。這是獲得勤奮感避免自卑感階段。學齡初期兒童的智力不斷地得到發展,特別是邏輯思維能力發展迅速,他們提出的問題很廣泛,而且有一定的深度。他們的能力也日益發展,參加的活動已經擴展到學校以外的社會。這時候,對他們影響最大的已經不是父母,而是同伴或鄰居,尤其是學校中的教師。他們很關心物品的構造、用途與性質,對於工具技術也很感興趣。這些方面如果能得到成人的支持、幫助與讚揚,則能進一步加強他們的勤奮感,使之進一步對這些方面發生興趣。 埃里克森勸告做父母的人,不要把孩子的勤奮行為看作為搗亂,否則孩子會形成自卑感,認為自己不如別人,應該鼓勵孩子努力獲得成功,努力完成任務,激發他們的勤奮感與競爭心,有信心獲得好成績;還要鼓勵他們儘自己最大努力與周圍人們發生聯繫,進行社會交往,使他們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聰明的,任何事情都能做得很好,即使是參加賽跑,也會認為自己是跑得很快的。總之,使他們懷有一種成就感。
第五階段 獲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亂
從十一、二歲到十七、八歲是青春期。這一階段的核心問題是自我意識的確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
"同一性"這一概念是埃里克森自我發展理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非常廣泛的含義。它可以理解為社會與個人的統一,個體的主我與客我的統一,個體的歷史性任務的認識與其主觀.願望的統一;也可理解為對自己的過去、現在和將來,即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全面認識到意識與行動的主體是自己,或者說能抓住自己,亦即是"真正的自我",也可稱為"核心的自我"。
青少年對周圍世界有了新的觀察與新的思考方法,他們經常考慮自己到底是怎樣一個人,他們從別人對他的態度中,從自己扮演的各種社會角色中,逐漸認清了自己。此時,他們逐漸疏遠了自己的父母,從對父母的依賴關係中解脫出來,而與同伴們建立了親密的友誼,從而進一步認識自己,對自己的過去、現在、將來產生 --種內在的連續之感,也認識自己與他人在外表上與性格上的相同與差別。認識自己的現在與未來在社會生活中的關係,這就是同一性,即心理社會同一感。
埃里克森認為,這種同一感可以幫助青少年了解自己以及了解自己與各種人、事、物的關係,以便能順利地進入成年期。否則就會產生同一性的混亂。如:懷疑自我認識與他人對自己認識之間的一致性;做事情馬虎,看不到努力工作與獲得成就之間的關係。同一性混亂,還表現在對領導與被領導之間的共同點與差異看不清,要麼持對立情緒,要麼盲目順從等。在兩性問題上也會發生同一性的混亂,認識不到兩性之間的同一與差異等。
第六階段 獲得親密感而避免孤獨感
從十七、八歲至三十歲是成年早期。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階段,這是獲得親密感,避免孤獨感階段。親密感,是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包括友誼與愛情。親密的社會意義,是個人能與他人同甘共苦、相互關懷。親密感在危急情況下往往會發展為一種互相承擔義務的感情,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
如果一個人不能與他人分享快樂與痛苦,不能與他人進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相互關心與幫助,就會陷入孤獨寂寞的苦惱情境之中。
第七階段 獲得創造力感,避免"自我專注"
這是中年期與壯年期,是成家立業的階段。這是獲得創造力感,避免"自我專注" 。這一階段有兩種發展的可能性,一種可能是向積極方面發展,個人除關懷家庭成員外,還會擴展到關心社會上其他人,關心下一代以至子孫後代的幸福。他們在工作上勇於創造,追求事業的成功,而不僅是滿足個人需要;另一種可能性是向消極方面發展,即所謂"自我專注",就是只顧自己以及自己家庭的幸福,而不顧他人的困難和痛苦,即使有創造,其目的也完全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第八階段 獲得完美感而避免失望感
這是老年期,亦即成熟期。這是獲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階段。如果前面七個階段積極的成分多於消極的成分,就會在老年期匯集成完美感,回顧-生覺得這一輩子過得很有價值,生活得很有意義。相反,如果消極成分多於積極成分,就會產生失望感,感到自己的一生失去了許多機會,走錯了方向,想要重新開始又感到為時已晚,痛不勝痛,於是產生了-種絕望的感覺,精神萎靡不振,馬馬虎虎混日子。
埃里克森在分析每個階段肘,都提出一些積極的建議。例如,他認為,一個人不應該對任何人都信任,不信任感也有一點用處,有了不信任感後,對於外界的危險會有一種準備,對於外界不愉快的事情可有一種預期,否則一遇社會挫折就感到不可思議或束手無策,不利於自我的成長。但埃里克森認為,在人際關係中信任與不信任感要有一定的比例,信任感應該多於不信任感,以有利於心理發展。
他還認為,自主感也不能無限制地發展,也必須有-定的懷疑感與羞恥感,如果過分相信自己,以後就不容易適應社會準則,變得獨斷孤行。埃里克森認為,自主感應強於懷疑感與羞恥感。兒童的勤奮感中也應該有一點失敗的經驗,以便今後能經受住失敗的挫折,但又不能過分地經常地遭受失敗,經常失敗就會產生自卑感。
總結 以上是埃里克森自我發展的八個階段,從中可以看到自我的形成與社會文化因素的關係,也可以看到自我與社會生活在個體人格發展中的作用。他的八個階段是他臨床經驗的總結,尚缺乏嚴格的科學事實作依據,但比起弗洛伊德強調本能的生物學觀點來,側重了社會文化因素在自我意識形成與發展中的作用,他的理論有相對的合理性,在西方心理學界有相當大的影響。
有研究表明,埃里克森自我發展的八個階段在具體的年齡段上的劃分有些偏前,因此如果我們看到自己所屬的心理發展階段小於自己的生理年齡時不必沮喪。
同一性漸成說
理論基點 埃里克森理論形成於一個劇烈動盪的時代。20世紀30年代美國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大蕭條以及社會活動,使整個社會呈現一種病態。埃里克森面對社會現狀,深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已不足以應付當時的社會需求,於是,他沿着安娜.弗洛伊德強調自我的適應性功能的路線,創立了新的精神分析學說。埃里克森將人的發展中的人格結構,即整個心理過程的重心,從弗洛伊德的本能過程轉到自我過程,把人的發展動機從潛意識擴展到意識領域,從先天的本能欲望轉移到現實關係中。埃里克森認為,在人的心理發展過程中,自我與社會環境是相互作用的。人在發展中逐漸形成的人格,是生物的、心理地和社會的三個方面的因素組成的統一體。在人格發展的過程中,可以按主要衝突的不同,劃分為不同的階段。他把人的一生從出生到死亡劃分為8個相互聯繫的階段。每個階段都包含着兩個對立的雙極相互鬥爭的特定心理社會任務。個人在發展任務的鬥爭和解決的過程中,按次序向下一階段過渡。各階段的發展任務解決順利與否,直接影響到個人未來人格和生活的具體方面。如果兒童在某一階段未能很好解決發展任務,那麼,兒童也可以由此獲得克服不適應發展的機會,通過教育在下一階段得到補償。
概念解讀 在埃里克森的理論中,同一性是一個中心概念。早在20世紀30年代,他就提出有關同一性的見解,在1950年出版(1963年修訂)的《童年與社會》中對人格發展和同一性概念作了系統的理論闡述。在1968年出版的《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中更是對同一性漸成說作了詳盡闡述。
關於同一性的概念。埃里克森說:"迄今為止,我已審慎地在幾種不同的含義上一用了統一性這一名詞。有一時期他似乎指的是個人獨特性的意識感,另一時期指的是經驗連續性的潛意識追求,再一時期指的是集體理想一致。"自我發展最初是通過心力內投和投射的過程產生的,繼而是通過自居作用,再後是通過同一性的形成而實現的。這些途徑並不是自我發展的階段,而是自我形成和轉化的形式。這裡所講的心力內投是指兒童早期將父母的命令和表象加以的結合,它有賴於兒童與成人(主要是母親)在照看過程中因滿意而產生的情感共鳴。這種最初的情感共鳴為自我提供了一個安全支柱,從而又延伸到另一支柱,即兒童最初所愛的"對象"。兒童晚期和青年早期的自居作用為兒童提供了有意義的角色層次,形成同一性。但心力內投和自居作用都不能說明真正的同一性。真正的同一性,不是前二者的總和,而是對自己的本質、信仰和狀態與外部環境的整合和協調一致。說得通俗些就是講人格發展的不同水平之間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的間斷性加以溝通和整合。"從發生的觀點來看,同一性形成的過程的發生就像一個不斷進化的完形(即結構,編著者注)--在整個兒童期中自我經過連續的綜合和再綜合而逐漸建立起來的完形。正是這個完形把制度的賦予、特質的里必多需要、有利的能力、有意義的自居作用、有效的防禦、成功的升華作用以及連貫性的角色逐漸地整合了起來。"埃里克森認為,"只有一種堅實的內在同一性才標誌着青年過程的結束,而且以才是進一步成熟的一個真正條件。"
分類 根據不同的緯度,可以將同一性作不同的分類。例如,相對於個人與集體的關係,存在着個人同一性與集體同一性,從意識與無意識的角度看,可分有自身同一性(一個人對"我"的身體、人格、各種角色的意識)與自我同一性(屬於無意識的、能意識得到它的工作,卻一時不到它的本身和過程)等。埃里克森認為,自我同一性是一個人的自我疆界之一。與自我同一性相對立的概念是同一性混亂,表現為兒童在重新認識自我,認識自己的社會地位和作用的過程中產生自我意識的混亂,突出表現為情感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