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城南舊事 (電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城南舊事
圖片來自udn

城南舊事》是一部改編自女作家林海音同名小說的中國劇情片,由著名吳貽弓導演。

影片1982年公映後,在海內外均獲得了很高的評價,獲得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和最佳音樂三項大獎,以及馬尼拉國際電影節、貝爾格萊德國際電影節等獎項,該片是「文革」結束後中國內地第一次在國際影展中獲得大獎的影片。[1]

故事梗概

20世紀20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胡同里。經常痴立在胡同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結交的第一個朋友。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相愛,後大學生被警察抓走,秀貞生下的女兒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對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夥伴妞兒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發現她脖頸後的青記,急忙帶她去找秀貞。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後,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結果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

後英子一家遷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園中認識了一個厚嘴唇的年輕人。他為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撿到一個小銅佛,被警察局暗探發現,帶巡警來抓走了這個年輕人,這件事使英子非常難過。

英子九歲那年,她的奶媽宋媽的丈夫馮大明來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媽的兒子兩年前掉進河裡淹死,女兒也被丈夫賣給別人,心裡十分傷心,不明白宋媽為什麼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來伺候別人。後來,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媽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驢接走。英子隨家人乘上遠行的馬車,帶着種種疑惑告別了童年 。

影片評價

影片在結構上猶具獨創性,編導排除了由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所組成的情節線索,以「淡淡的哀愁,濃濃的相思」為基調,採用串珠式的結構方式,串連起英子與瘋女秀貞、英子與小偷、英子與乳母宋媽3段並無因果關係的故事。這樣的結構使影片具有多稜鏡的功能,從不同的角度映照出20世紀20年代的具體歷史風貌,形成了一種以心理情緒為內容主體、以畫面與聲音造型為表現形式的散文體影片(魏楚豫評)

選用了兩首20世紀20年代的歌曲作為插曲。《麻雀與小孩》出現在英子上學之初,歌中唱出的小孩與小麻雀的問與答,表現了麻雀等「母親」覓食歸來的急切情景,在影片中烘托出了孩子們天真無邪的心靈。而《送別》在內容情調上則是深沉、複雜的心理活動的交織,並且與《麻雀與小孩》形成了對比,在影片情節、人物性格的發展上起到了以聲相助,托景傳情的作用(《東南早報》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