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頭散淡之三、四(李錫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城頭散淡之三、四》是中國當代作家李錫文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城頭散淡之三、四
馬三立,是天津人幽默的化身。這位「平民藝術家」出身相聲世家,一生歷盡坎坷,顛沛流離,撂地賣藝,飽經風霜。他在自傳《藝海浮萍錄》中深有感觸地說:「從1930年到1949年,我在賣藝的苦海里浸沉了20年,經歷了許多苦難坎坷,也遇合了許多的人和事。」解放後,「我這個說相聲的再不受輕賤了,我不再是賣藝人,而是新中國的文藝工作者,這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馬三立的相聲擅演文哏和貫口,塑造了「馬大哈」、「馬善人」、「二大伯」等許多個性鮮明、天津氣息濃郁的平民人物,早已深入百姓心中。馬三立的相聲最能反映天津人的生活特點,最受天津人的喜愛,在海內外也享有相當高的聲譽。
馬三立無論舞台上下,隨時都有「包袱」,真是「逗你玩兒」了一輩子。老人家臨終前還抖了一回「包袱」:馬三立住院期間,很多朋友、領導來看他,屋裡擺滿鮮花、花籃,他對醫院的大夫說:「您給我一個紙條貼在門上」,大夫問寫啥,馬三立說寫「代售花籃」。看,都臥床不起了,還是那麼「哏兒」。
馬三立與天津是珠聯璧合、水乳交融的關係;也只有天津這塊土地,才能培養出這樣的幽默人物。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天津這個有「樂」的地方、這些有「樂」的人,成就了豐富多彩的曲藝形式,尤其成就了富有廣泛民眾基礎的相聲藝術。
當今全國許多著名的相聲演員都是在天津成長起來的,僅僅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相聲名家就有:張壽臣、趙佩茹、劉寶瑞、白全福、郭全寶、郭榮起、馬季、常寶華等常氏家族相聲演員,高英培、范振玉、劉文亨、王文玉、蘇文茂、田立禾、姜寶林、魏文亮、李伯祥、尹笑聲、馮鞏、牛群、劉偉、楊少華、楊議、王佩元、師勝傑、張志寬、劉俊傑、馬志明、郭德綱、曹雲金等。還有很多老一輩相聲藝人,在全國的名氣也許不是很大,電視上也許不經常露面,但功底相當深厚,是堪稱大腕的「正宗」玩意兒,在天津本地擁有不少的追捧者。早年侯寶林先生在北京說相聲,頗有名氣;「說紅」天津之後,更是名聲大震。天津的「地產」藝人自不必說,像侯寶林這樣的老藝人,在北京成名,天津揚名,從而由一方名人變為全國名人的也有很多。
相聲是「北京生,天津長」,天津是相聲人才的「搖籃」。馬三立生前也說過:「相聲是北京發源,天津發祥」。
什麼原因呢?有這樣的一種解釋:很久以前,天津的碼頭就相當繁榮,外地移民較多,流動性大,相互融合在一起,笑料、故事自然就多了起來;同時,社會底層的城市貧民和普通平民占主導,他們在生活中「解憂」的重要手段就是「找樂」,互相找樂,自己給自己找樂。在水鄉長大的天津人,生性樂觀、開朗、機智、幽默。這些都成為相聲藝術成長壯大的深厚土壤。這種理解是否準確,還可以探討。而天津這地方出相聲藝人,與天津的人文環境、與天津人的樂觀性格是分不開的,卻是實情。
「吃嘛嘛香」
人說「食在廣州」,也有的說「吃在北京」,還有人說「吃在天津」。我所知道的周圍地區的人們、北方的人們,大都知道「吃在天津」。
到底吃在何方?到底有哪「八大菜系」?其實我們倒是沒有必要一定那麼較真兒。我們中國這麼大的地盤,有那麼多的人口和民族,生活習俗和文化的差異又是那麼大,多幾個「說法」也是符合邏輯的。這些說法表明,無論南方北方,無論東部西部,都有其特色「吃」法,為人們所接受、所仿效。比如寧夏,那小吃就多得很、好吃得很。
天津物流豐饒,南北大菜,滿漢全席,中西交融。天津菜餚受京菜、魯菜的影響很大,素以「八大碗」而聞名,其實名菜還有許多,大都以海鮮、山珍和雞鴨肉為主料,烹製手法有扒、溜、炒爆、蒸等。除此之外,天津民間小吃品種繁多,花色多達500多種,比如人們熟悉的燒餅、煎餅果子、鍋巴菜、豆腐腦、餡餅、小豆粥、龍嘴茶湯、蒸餅、麻團、切糕、元宵、楊村糕乾、果仁張、滷雞、餑餑熬魚等,每一種小吃裡面,又分為許多不同種類或不同做法。
舊天津有一家著名的小吃店叫「萬順成」,這家坐落在勸業場、天祥市場附近的飯館於1919年開業,到解放前夕,發展到一定規模,經營的種類有稀食類、麵食類、油炸類、烙烤類以及季節節日食品共幾十個品種,每天早4點開門,一直經營到夜間1點,遊人絡繹不絕。「萬順成」解放以後完成公司合營,幾經變遷,1980年代末更名為「京津餐廳」,主營京津風味的小吃,經營規模和範圍更加擴大。近年隨着環境的變化,該飯館已經退出市場。
天津人的吃可是吃出了「名堂」。1984年,在老市長李瑞環的親自倡導和指揮下,天津用了100天的速度,建成了國內最大的飲食文化城——南市食品街,這座食品城毗鄰繁華的和平路、南市旅館街、服裝街,占地36畝,建築面積3.6萬平方米,營業面積3萬平方米。南市食品街在國內外擁有很高的知名度,不論白天和夜晚,熙熙攘攘,人流如潮。後來,食品街進行了徹底改造,風格一新,新食品街的客流量每年2000萬人次以上。這個食品街誕生在天津,興隆在天津,真是對了天津人的胃口,飲食文化也得到了發揚光大。
「吃」是天津的一個文化招牌。號稱「天津三絕」的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早已馳名海內外,是天津食品的「代表作」。我在澳大利亞期間,我說我來自天津,那些連中國話都說不利索的當地華裔竟然首先提到「狗不理包子」,我當時十分震驚。原來一個小吃竟然代表一個城市。「狗不理」成了這個城市的名片,成了代名詞,儘管名字有些不雅。其實,很多本地人可能不見得吃過正宗的「狗不理」。如今的「狗不理包子」不再是大眾食品,而是中高檔貨,有那麼多的選擇,還有多少人捨得花高價去吃它呢?
天津人常常以會吃而沾沾自喜。普通老百姓似乎最樂於高談闊論的,就是「吃」,吃什麼、怎麼吃、怎麼做,關於吃的信息交流最多。幾個老太太到了一塊兒,能嘮叨上兩個小時的「攤煎餅果子」的趣事,且每日必嘮,不厭其煩。影星李嘉存的一句廣告詞「吃嘛嘛香」,借用天津方言,成了流行語,流行之久創下了廣告語流行的一個記錄。這也是天津人喜「吃」的佐證,但也似有另外的隱喻:吃貨!
天津有句俗話:「當錢吃海貨,不算不會過」,就是說,把家什物件當出去,也要吃好,再沒有錢也不能屈枉了這張嘴。天津人好琢磨吃,鼓搗吃,做出的菜絕對是有滋有味的。成年人不論男女,大都會燒幾道象模象樣的菜,家中來了客人,都可以露一手。有人說一個普通的天津家婦,到了外地,那就是個「二級廚師」。我注意到一種現象:天津人儘管在家門口嘮叨這不如意、那不稱心,一旦走出津門,到別處呆上幾天,馬上就會深有感觸地說:「要說吃,還是咱天津!」「吃,哪兒也比不了天津!」話語中充滿自豪,大概也夾雜着自誇。
天津臨河臨海,盛產河海兩鮮;同時,過去漕運興旺,碼頭繁榮,流動人口較多,這就形成大眾性的各種民間小吃生意興隆,它們簡便易做、品種豐富,適於流動的、跟水打交道的人們。天津發達的飲食文化跟「水文化」是密切相關的,從某個角度說「水文化」也造就了飲食文化。同時,天津人來自南北各地,歷史上又有過較長時期的九國租界,飲食由此而豐富多彩,中西合璧,雅俗兼備。
作者簡介
李錫文,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平江縣作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