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老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城隍老爺,又稱「城隍神」、「城隍爺」,是中國傳統信仰與道教中的一位神仙。「城隍」一詞,最早可見於《周易》一書,泰卦上六:「城復於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文獻記載
「城隍」一詞,最早可見於《周易》一書,泰卦上六:「城復於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說文》里對「城隍」的解釋是:「城,以盛民也。隍,城池也,有水曰池,無水曰隍。易曰:城復於隍。從阜皇聲。」可見「城隍」一詞本意即城壕,後泛指城牆和城壕。 《五禮通考》載:「水,隍也,墉,城也」。 唐代詩人張九齡在《祭洪州城隍文》中寫到:「城隍是保,氓庶是依」,意思是城和城中的百姓,都要依賴城隍神的保護。 [1]
藝術形象
蒲松齡《聊齋志異》第一篇《考城隍》,敘述了蒲松齡的姐丈之祖宋公,病死後入冥司考取河南城隍的故事。《聊齋》中的另一篇小說《胭脂》也描寫了學使施愚山在城隍內審案,利用城隍的威神,賺使兇手毛大自我暴露的故事。 紀曉嵐在他的《閱微草堂筆記》中《槐西雜誌》(一)中提到,城隍神的控馬卒仗勢欺人,為非作歹;社公(城隍的下級)怕得罪城隍,敷衍塞責。顯然城隍的控馬卒就是封建官場奴僕的寫照,而社公就是對封建官員圓滑世故的影射。 袁枚在《子不語·陰間中秋官不辦事》里寫了一個城隍故事,湖北荊州府監利縣舉人羅之芳中進士後一病而歿,一年後的中秋節時,趁其家中請仙時附體而還,說自己在福建浦城縣做城隍,「陰間比陽間公事更忙,一刻不暇。惟中秋一日,例不辦事」,所以趁機回家探望。觀此城隍所為,其心情、其言行簡直跟人世間仕官在外地的人沒有區別。
歷史形象
自宋代開始,城隍開始人格化,多以去世的英雄或名臣奉為城隍神。譬如北京以明嘉靖年間彈劾嚴嵩而被害的楊椒山為城隍神,蘇州以戰國時楚國公室大臣春申君黃歇為當地城隍神,鄭州則以秦末漢初時劉邦的部將紀信為城隍神,莆田抗元英雄陳文龍被封為福州城隍神,抗元英雄陳瓚則被封為興化府城隍神等。 上海城隍廟,一開始供奉的是西漢大司馬霍光,用以鎮伏海潮和海怪。明永樂年間之後,供奉的城隍神則是秦裕伯。八一三淞滬抗戰時期,為了鼓舞士氣,民間又將第一次鴉片戰爭中駐守吳淞口的民族英雄陳化成神像移置入內,與原來的城隍秦裕伯背靠背坐着,從而形成了「一廟三城隍」的景象,以此觀之,陳化成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奉為城隍神的人。
參考文獻
- ↑ 古代志怪故事:易骨,城隍神索賄滄海一粟古代志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