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工業互聯網的煉鐵生產線數字孿生系統
案例應用場景/領域
鋼鐵行業煉鐵流程領域
主要技術內容
1. 技術背景和意義
鋼鐵製造業是我國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其中煉鐵過程作為耗能最大、排放最多、成本最高的環節,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的主戰場。應用煉鐵生產線數字孿生[1]體解決方案解決煉鐵行業數據流通不充分、關鍵信息不完備、試錯成本高的關鍵痛點,為行業的工藝改進、鋼鐵行業整體的智能製造水平的提升提供助力。
2. 技術要點和優勢
本案例從煉鐵生產的實際業務、工藝機理出發,根據煉鐵過程特性及安全、穩定、高效、低成本的共性需求,採用先進傳感、數據挖掘與處理、數據建模、調控優化等技術,基於工業互聯網平台[2]建設煉鐵生產線的數字孿生系統,形成可視化虛擬煉鐵生產系統,實現與現場物理生產線平行運行,為煉鐵生產安全高效運行提供模擬仿真、監測診斷、預測優化、測試驗證的數字孿生系統平台。基於煉鐵生產線數字孿生系統,通過故障監測、診斷、預測與智能運維,提高煉鐵生產安全性;通過關鍵性能指標預測與高性能運行控制,提高煉鐵生產穩定性;通過物料配方優化與工藝參數設計仿真,提高煉鐵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通過煉鐵生產線數字孿生系統的應用,推動以經驗為主的傳統煉鐵工業過程向智能工業生產模式轉化,大幅提升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加快推進鋼鐵行業轉型升級,引領鋼鐵產品向中高端發展。面向流程行業共性需求,建立生產線數字孿生系統標杆,形成標準,促進流程行業數字孿生系統推廣應用。
技術應用情況
1)高爐工藝參數優化
自2019年開始應用於柳鋼集團,通過鐵水質量優化控制模型,產品成材率提高0.2%,以柳鋼1200萬噸的年產量以及目前正品與廢鋼差價900元/噸計算,產生的效益為2160萬元/年。2)燒結配料優化,自2019年開始應用於柳鋼集團,以噸鐵成本最低的採購模式,有效降低原料採購成本,以柳鋼年產1200萬噸產能,噸鐵原料成本降低5元/噸鐵,合計:1200萬*5.0=6000萬元。3)設備全周期監控,自2017年開始應用於柳鋼集團,模型誤報率與漏報率均低於5%,預報時間提前15分鐘以上,點檢人員日常點檢工作負荷大幅降低,人工費用可以減少20%,設備維修費用可以減少 35%。模型實施前柳鋼平均一條生產線涉及現場人員120人,實施後預計一年可節省人工費用300萬。4)煉鐵過程能耗控制,自2017年開始應用於柳鋼集團,根據降低入爐焦比1kg/t,可降低生鐵成本1.4元,按2650m³高爐年產鐵量185萬t計算,則採用該系統為整個煉鐵系統降低1kg焦比帶來的經濟效益至少為:185×1.4=259.7萬元/年。近兩年柳鋼燃料比分別降低7.5 kg/t、5.8 kg/t,燃料比降低節約成本分別為:3166萬元,1380萬元。
參考文獻
- ↑ 數字孿生概念的起源與內涵的歷史變遷,搜狐,2023-03-28
- ↑ 深度剖析:工業互聯網平台大盤點(國際篇),搜狐,2018-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