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基因圖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基因圖譜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目前,世界上只有兩種文字,一種是方塊文字,如漢字[1]、日文和韓文,還有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西夏文[2]、契丹文,喃字等;另外一種是字母文字,主要包括拉丁字母文字、阿拉伯字母文字、粟特字母文字等。

名詞解釋

基因圖譜指綜合各種方法繪製成的基因在染色體上的線性排列圖。生物的性狀千差萬別,決定這些性狀的基因成千上萬。這些基因成群地存在於遺傳物質的載體——染色體上。基因定位就是要確定基因所在的染色體,並測定基因在特定染色體上線性排列的順序和相對距離。通過測定重組率得到的基因線性排列圖稱為遺傳圖譜,將遺傳重組值作為基因間距離,所得到的線性排列圖稱為連鎖圖譜,用其他一些方法確定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實際位置製成的圖譜稱為物理圖譜。

2023年4月,《科學》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雄性黃瘋蟻是有兩個不同基因譜系的嵌合體。

基因組

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目的首先是把人類23對染色體上的鹼基排列順序一一測試出來,以供科學家進一步研究。所謂基因圖譜就是31億個「字母」——。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錢卓在北京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基因圖譜的完成就好像編撰了一本大字典,以供科學家研究基因時參考,但這本大字典要想讀懂將需要科學家們更長時間的研究。所謂讀懂,一是哪一段A、T、G、C的排列組合表示一個基因(有些排列不表示任何基因),二是這個基因決定了人類的什麼行為。

人類基因組計劃是美國科學家於1985年率先提出的,旨在闡明人類基因組30億個鹼基對的序列,發現所有人類基因並搞清其在染色體上的位置,破譯人類全部遺傳信息,使人類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地認識自我。計劃於1990年正式啟動,這一價值30億美元的計劃的目標是,為30億個鹼基對構成的人類基因組精確測序,從而最終弄清楚每種基因製造的蛋白質及其作用。打個比方,這一過程就好像以步行的方式畫出從北京到上海的路線圖,並標明沿途的每一座山峰與山谷。雖然很慢,但非常精確。隨着人類基因組逐漸被破譯,利用基因治療更多的疾病不再是一個奢望。因為很多疾病的病因將被揭開,藥物就會設計得更好些,治療方案就能「對因下藥」,生活起居、飲食習慣有可能根據基因情況進行調整。

中國科學家2007年10月11日對外宣布,他們已經成功繪製完成第一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又稱「炎黃一號」),這也是第一個亞洲人全基因序列圖譜。

研究領域

人類基因組圖譜被譽為「人體的第二張解剖圖」,通過分析人體24條染色體的鹼基序列,獲得個人基因組,有助於預防遺傳疾病,為新藥物研製以及新醫療方法提供依據。

此前,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科學家共同參與了耗資30億美元的人類基因組計劃,並成功繪製了世界上第一張人類基因組圖譜。人類基因組計劃,也因其對預防治療遺傳疾病、破解人類遺傳密碼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與曼哈頓原子彈計劃、阿波羅登月計劃,被並稱為20世紀人類自然科學史上三大科學計劃。

但是,已公布的基因組圖譜,都是以白種人為主要研究對象。而已有的基因組研究進展表明,不同人種之間的基因多態性即基因差異客觀存在。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很可能在保健、疾病診斷乃至治療等方面產生十分關鍵的影響。

因此,黃種人基因組圖譜的繪製十分必要,同時將產生重大產業影響。而我國在人類基因領域的研究上,一直位於世界前列。此前,我國科學家就曾出色地承擔了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1%的任務和國際人類單體型圖譜10%的任務。

為掌握分析黃種人的基因圖譜,旨在繪製首個完整的中國人基因組圖譜的「炎黃一號」於2006年在深圳啟動。該項目由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生物信息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及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共同發起並承擔。經過歷時半年的研究,百餘名中國科學家共同完成了「炎黃一號」的繪製,這也是首個100%由中國人分析完成的基因組圖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