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基督教安息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基督教安息日是基督教對安息日這一概念的沿襲。基督教早期通過摩西律法在猶太教內部建立起來,因此也繼承了安息日的習俗。這一習俗反映了兩個偉大的戒律: 誡命「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 以及上帝在創世記創造敘事中宣告第七日(星期六)為休息日的祝福。後來耶穌聲稱這一規定是為人所定。原先,這些規定與猶太教有關,在耶路撒冷的聖殿或猶太會堂里,人們會聚集在一起敬拜。

當今世界各年齡段的基督徒有21.8億[1],幾乎占據全球估計總人口70億的1/3,基督信仰仍然獲世界上最多人的信奉[2]

簡介

而目前西方基督教的主流是,遵守主日取代了安息日的戒律,據稱前者是「慶祝基督教社區從罪惡、撒旦和世俗的情慾中被解救出來,皆因耶穌七日的第一天復活。」 早期的基督徒在第七天守安息日,禱告並休息,但是他們也會在第一天聚會。到了公元4世紀,天主教徒正式將第一天,星期日作為他們的休息日,而非第七天。

東方正統教會的守安息日者運動興起於12世紀的埃塞俄比亞並在13世紀漸成氣候,最終在該區域成為規範。現代正統台瓦西多教會遵守兩天的安息日,包括星期六和星期日。 而受清教徒思想的影響,長老教會和公理會,以及衛理公會和浸信會的教會,都在其信仰告白中,信奉第一天守安息日者的觀點,遵守主日作為基督教徒的安息日。

大約從17世紀開始,一些恢復主義的基督徒團體對他們周圍教會的一些做法提出了異議,有時還對16個世紀以來被廣泛接受的神學提出了質疑。 他們大多數是第七天守安息日的信徒,他們脫離了以前的教會,形成了與其它基督教團體不同的基於第七天安息日的習俗的社區。他們往往還採用了更為字面化的法律解釋,不管是對是基督教的新約,還是摩西律法。

視頻

基督教安息日 相關視頻

<文化歷史> 宗教
大衛鮑森《舊約縱覽》32、約拿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