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堽城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堽城鎮

中文名 :堽城鎮

所屬地區: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

堽城鎮,隸屬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地處寧陽縣北部,東鄰蔣集鎮,南部與葛石鎮、文廟街道接壤,西連伏山鎮,北瀕大汶河, 全鎮行政區域面積118.3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堽城鎮戶籍人口80104人。

1958年,屬堽城屯、樊營2鄉;同年9月,屬堽城公社。後屬堽城管轄區。1983年8月,堽城屯管理區改為堽城鎮。2001年,茅莊鎮併入。 截至2020年6月,堽城鎮轄62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堽城屯。

2011年,堽城鎮財政總收入8667.34萬元,比上年增長1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261.33萬元,比上年增長12.7%,人均404.24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571.33萬元,增值稅997萬元,企業所得稅1004.36萬元。人均財政收入1074元,比上年增長11.8%。 截至2019年末,堽城鎮有74個工業企業,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超市或綜合商店114個。[1]

簡介

寧陽縣堽城鎮位於縣境北部,2001年2月,茅莊鎮併入。總面積11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225公頃,7.9萬人。2006年,該鎮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011萬元,農牧產品總量達到80055噸,完成工業增加值13283萬元,同比增長73.2%,民營經濟稅收1711萬元。該鎮共有各類學校13所,在校生4923人,專任教師603人。鄉鎮衛生院床位40張,專業技術人員98人,村級衛生室35所,其中甲級衛生室35處,鄉村醫生135人。

沿革

堽城鎮歷史悠久,因堽城裡而得名。春秋至西周是魯國的屬國,秦漢兩代設剛縣,都是縣級治所。王莽改稱柔,東漢光武帝復稱原名。晉曰剛平,南朝宋省並,北魏復置。隋廢。剛後改岡城,又改堽城。1950年為寧陽第三區,1952年第三區改為第七區。1958年成立堽城公社,1983撤銷公社,成立堽城區,1985年11月撤區建鄉鎮,將原堽城區茅莊鄉和良村鄉三個行政村劃歸為茅莊鎮,2001年1月合併鄉鎮,將茅莊鎮劃歸堽城鎮。


視頻

走進堽城鎮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