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維語:تەكلىماكان قۇملۇقى)位於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時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

整個沙漠東西長約1000公里,南北寬約400公里,面積達33萬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不超過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發量卻高達2500~3400毫米。這裡,金字塔形的沙丘屹立於平原以上300米。狂風能將沙牆吹起,高度可達其3倍。

沙漠裡沙丘綿延,受風的影響,沙丘時常移動。沙漠裡亦有少量的植物,其根系異常發達,超過地上部分的幾十倍乃至上百倍,以便汲取地下的水分,那裡的動物有夏眠的現象。

名稱由來

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位於南新疆塔里木盆地,維吾爾語中,「塔克」、「塔格」、「博格『達』」的「達(克/格,輕聲)」都是山的意思。「拉瑪干」,準確的翻譯應該是「大荒漠」,引申有「廣闊」的含義;那麼「塔克拉瑪干」就是「山下面的大荒漠」的意思。

位置

整個沙漠東西長約1000餘公里,南北寬約400多公里,總面積337600平方公里,分布在新疆四個地區界內:巴音郭楞阿克蘇、喀什、和田,是中國境內最大的沙漠,故被稱為「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也是全世界第二大的流動沙漠僅次於阿拉伯半島的魯卜哈利沙漠(65萬平方千米),流沙面積世界第一。

地貌

沙漠在西部和南部海拔高達1200~1500米,在東部和北部則為800~1000米。沙丘最高達200米。也有資料顯示,塔克拉瑪干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干腹地被評為中國五個最美的沙漠之一。

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流動沙丘的面積很大,沙丘高度一般在100~200米,最高達300米左右。沙丘類型複雜多樣,複合型沙山和沙壟,宛若憩息在大地上的條條巨龍,塔型沙丘群,呈各種蜂窩狀、羽毛狀、魚鱗狀沙丘,變幻莫測。

沙漠有兩座紅白分明的高大沙丘,名為「聖墓山」,它是分別由紅沙岩和白石膏組成,沉積岩露出地面後形成的。「聖墓山」上的風蝕蘑菇,奇特壯觀,高約5米,巨大的蓋下可容納10餘人。

塔克拉瑪干大大沙漠的側翼為雄偉的山脈:天山在北面,崑崙山在南面,帕米爾高原在西面。東面逐漸過渡,直到羅布泊沼盆,在南面和西面,在沙漠和山脈之間,則是由卵石碎屑沉積物構成的一片坡形沙漠低地。

氣候

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系暖溫帶乾旱沙漠,酷暑最高溫度達67.2℃,晝夜溫差達40℃以上;平均年降水不超過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發量高達2500~3400毫米。

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氣候溫暖適度,是明顯大陸性的,年最高氣溫為39℃。年降水量極低,從西部的38毫米到東部的10毫米不等。夏季氣溫高,在沙漠的東緣可高達38℃。 [1]

河流

沙漠四周,有葉爾羌河、塔里木河、和田河和車爾臣河貫穿兩岸,由於塔里木盆地是一個內流水系盆地,從周圍山脈而來的全部徑流都聚集在盆地自身之中,為河流和地下水層供水。

沙漠下面的地下水多半有持續不斷的水道,從西面流向東部的羅布泊。由於降雨量小蒸發率高,降雨對於滋潤沙漠和給地下水供水微不足道。

崑崙山水系河流滲透到沙漠中達100~200公里,逐漸在沙漠中乾涸。只有和田河穿越沙漠腹地,在夏季偶然可將水流注入塔里木河

自然景觀

浩瀚

塔克拉瑪乾麵積33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乘車於沙漠公路猶如蕩舟大洋,遺憾的是人們的視線過早落到地平線上。然而在塔克拉瑪干腹地海拔1413米的喬喀塔格山(紅白山)上眺望塔克拉瑪干沙漠,則是另一種的浩瀚。蒼茫天穹下的塔克拉瑪干無邊無際,它能於縹緲間產生一種震懾人心的奇異力量,令面對此景的每一個人都感慨人生得失的微不足道。

在紅白山上看和田河的秋色,是一輩子不能忘懷的。和田河兩岸的胡楊在陽光下泛着濃厚的金黃,如寬大的金色絲帶纏繞着大地,從天際延伸過來,又蜿蜒消逝到天的另一盡頭。我們發現,要欣賞此景,恐怕塔克拉瑪干是惟一的。

胡楊

如果將全國各地的胡楊作比較,無論胡楊之美還是胡楊之剛毅都由新疆獲冠。新疆胡楊號稱「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腐」。

在輪台的塔里木河附近沙漠地區,胡楊林的氣勢、規模均在全國之首,輪台的胡楊林公園也是國內的沙生植物胡楊樹林的觀賞公園。當秋色降臨,步入胡楊林,四周為燦爛金黃所包圍。窪地水塘中,藍天白雲下,胡楊的倒影如夢如幻。由輪台往南100公里的沙漠腹地,為大面積原始胡楊林,不少古老的胡楊樹直徑達1米以上。

和田河的胡楊樹皆為次生林,大部分樹型呈塔狀,枝葉茂盛,秋天時通體金黃剔透,此處的胡楊以成片的優美林相為顯著特點,加上起伏的沙丘線條,隨時進入眼帘的都是一幅美麗的風景畫。

在塔克拉瑪干南部的沙漠中,經常可看到盆景般的胡楊景色,那裡的胡楊靜靜地佇立於沙丘,千姿百態,胡楊的美離不開其自身的滄桑,樹幹乾枯龜裂和扭曲、貌似枯樹的樹身上,常常不規則地頑強伸展出璀璨金黃的生命,讓大漠惡劣環境中的死亡與求生協調地表現。

2016年1月14日,「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中,胡楊身披雪白晶瑩的霧凇。從2015年年底以來,有「死亡之海」之稱的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頻現霧凇奇觀,黃沙映着晶瑩的霧凇,把「死亡之海」北部裝扮成一個璀璨迷離的童話世界。

文化

塔克拉瑪干有着輝煌的歷史文化,古絲綢之路途經塔克拉瑪乾的整個南端。許多考古資料說明,沙漠腹地靜默着諸多曾經有過的繁榮。

在尼雅河流、克里雅河和安迪爾流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精絕國、彌國和貨國的古城遺址,至今鮮有人至或鮮為人知。在和田河畔的紅白山上,唐朝修建的古戍堡雄姿猶存。有品味的旅行者都會關注旅途中的人文內涵,關注相關的社會話題。為此,穿越塔克拉瑪干有必要了解古絲綢之路文化,而欲了解古絲綢之路文化不能不了解與之密切相關的西域古國歷史,以及千百年來各方面的變遷——為什麼一系列的故國遺址今天大多遠離人類社會,沉默於沒有生命的大漠中?這是一個與自然環境及環境保護密切聯繫的話題。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