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塔克拉瑪干沙漠研究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塔克拉瑪干沙漠研究站1995年,為解決油氣運輸問題,中國石油在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上建起了世界最長的沙漠等級公路。但沙漠公路建成後,公路連續積沙,養護費用逐年增加,機械防沙體系受損,嚴重製約了油氣的正常勘探開發。2003年6月17日,國家批准了沙漠公路防護林生態工程建設,總投資2.18億元。同年,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與中國石油在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聯合建成了塔克拉瑪干沙漠[1]研究站,作為沙漠公路防護林生態工程建設技術支撐。

機構簡介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科研人員依託塔克拉瑪干沙漠研究站開展試驗研究,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創立了流沙地高礦化度水灌溉造林技術模式,為防護林生態建設工程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

二、基本概況

塔克拉瑪干沙漠研究站成立於2003年,是目前唯一深入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的系統監測和試驗研究基地,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地理位置為:北緯39°00′,東經83°40′,海拔高度1099.3米。建成了長達436km的塔里木沙漠公路防護林生態工程,植物成活率達85%以上,實現了當年種植,當年成林,當年發揮防護效益;2002年,在大型流動沙漠腹地首次建成了沙漠植物園,引種荒漠植物274種,成功篩選出了40種適宜極端環境的高抗逆性優良固沙植物;研究制定了極端乾旱條件下流動沙漠地區造林的高礦化度水灌溉制度,灌溉水礦化度最高達到28g/l。「塔里木沙漠公路防護林生態工程建設技術開發與應用」2008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勵。「塔里木沙漠公路防護林生態工程」2008被評為中國十大環境友好工程。

三、研究方向與研究內容

該站以33.78萬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和436公里長的塔里木沙漠公路防護林生態工程為主要對象,通過對沙漠腹地的水、土、氣、生等常規監測和風沙運動規律、風沙危害形成過程、沙塵暴[2]發生條件、植物對多重脅迫的響應、土壤水鹽運移規律、防護林生態工程的穩定性、高抗逆性植物的選育、特殊沙漠生物資源開發等專項監測和試驗研究,從不同時空尺度揭示極端環境條件下的沙漠形成演變規律、生態過程和動植物抗逆機理,形成以確保塔里木沙漠公路長久安全運行為總體目標的防沙綠化技術體系,為全球性特別是北半球同緯度環境對比研究積累基礎資料。主要開展以下工作:

1.針對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436公里的綠色走廊的可持續利用所面臨的後期管護、林帶更新、風沙災害、穩定性等技術問題繼續開展試驗研究。

2.依託塔中的已建綠地,開展沙漠腹地新人工綠州的環境變化和生態過程監測研究。

3.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的風沙環境和風沙運移過程監測研究

站長:徐新文 副站長:李丙文、范敬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