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現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增強現實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在漢字的歷史上,人們通常把秦代之前留傳下來的篆體文字和象形文字稱為「古文字[1]」,而將隸書和之後出現的字體稱為「今文字」。因此,「隸變[2]」就成為漢字由古體(古文字)演變為今體(今文字)的分界線。
名詞解釋
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AR)技術是一種將虛擬信息與真實世界巧妙融合的技術,廣泛運用了多媒體、三維建模、實時跟蹤及註冊、智能交互、傳感等多種技術手段,將計算機生成的文字、圖像、三維模型、音樂、視頻等虛擬信息模擬仿真後,應用到真實世界中,兩種信息互為補充,從而實現對真實世界的「增強」。
概述
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增強現實技術也被稱為擴增現實,AR增強現實技術是促使真實世界信息和虛擬世界信息內容之間綜合在一起的較新的技術內容,其將原本在現實世界的空間範圍中比較難以進行體驗的實體信息在電腦等科學技術的基礎上,實施模擬仿真處理,疊加將虛擬信息內容在真實世界中加以有效應用,並且在這一過程中能夠被人類感官所感知,從而實現超越現實的感官體驗。真實環境和虛擬物體之間重疊之後,能夠在同一個畫面以及空間中同時存在。
增強現實技術不僅能夠有效體現出真實世界的內容,也能夠促使虛擬的信息內容顯示出來,這些細膩內容相互補充和疊加。在視覺化的增強現實中,用戶需要在頭盔顯示器的基礎上,促使真實世界能夠和電腦圖形之間重合在一起,在重合之後可以充分看到真實的世界圍繞着它。增強現實技術中主要有多媒體和三維建模以及場景融合等新的技術和手段,增強現實所提供的信息內容和人類能夠感知的信息內容之間存在着明顯不同。
發展
AR技術的起源,可追溯到Morton Heilig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所發明的Sensorama Stimulator。他是一名電影製作人兼發明家。他利用他的多年的電影拍攝經驗設計出了叫Sensorama Stimulator的機器。SensoramaStimulator同時使用了圖像、聲音、香味和震動,讓人們感受在紐約的布魯克林街道上騎着摩托車風馳電掣的場景。這個發明在當時非常超前。以此為契機,AR也展開了它的發展史。
由於AR技術的顛覆性和革命性,AR技術獲得了大量關注。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有3D遊戲上市,但由於當時的AR技術價格較高,其自身延遲較長,設備計算能力有限等缺陷,導致這些AR遊戲產品以失敗收尾,第一次AR熱潮就此消退。到了2014年,Facebook以20億美元收購Oculus後,類似的AR熱再次襲來。在2015和2016兩年間,AR領域共進行了225筆風險投資,投資額達到了35億美元,原有的領域擴展到多個新領域,如城市規劃、虛擬仿真教學、手術診療、文化遺產保護等。如今,AR、VR等沉浸式技術正在快速發展,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消費者、企業與數字世界的互動方式。用戶期望更大程度上從2D轉移到沉浸感更強的3D,從3D獲得新的體驗,包括商業、體驗店、機器人、虛擬助理、區域規劃、監控等,人們從只使用語言功能升級到包含視覺在內的全方位體驗。而在這個發展過程中,AR將超越VR,更能滿足用戶的需求。
參考文獻
- ↑ 什麼是古文字,古文字是如何識別出來的,搜狐,2021-03-26
- ↑ 隸變,變什麼了?,搜狐,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