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墨爾多神山,藏族最古老的宗教——雍仲本教的神山,嘉絨藏族文化中心,藏區四大神山之一民族英雄的象徵,海拔5105米。據《墨爾多神山志》記載:山上共有一百零八個聖景,千餘處景點。

墨爾多神山

站在墨爾多山之巔,東面可望見峨眉金頂,西望可遙視衛藏岡底斯雪山,俯首可覽境內8條銀色的河流,像8條潔白的哈達,纏繞着墨爾多神山56座美麗的山巒,56座壯麗的山峰象徵着祖國56個民族的團結和友好。墨爾多神山地處藏漢結合部,因此,她本身就是藏漢民族和睦相親的象徵和見證。

墨爾多神山風景素以神奇著稱。主峰北面,有天然形成的喜馬拉雅、岡底斯、阿尼瑪卿等藏區8大神山的縮影造型,以及深不可測的遇有驚動就會風起雲湧的高山海湖;主峰東面有數十座造型逼真的天然石碉群;西面是神奇的神仙洞和自生塔。

墨爾多神山的神奇,被古往今來的遊人墨客所頂禮和傳頌。據《墨爾多神山志》記載:墨爾多山上的空行母十分靈驗,因此在此修行極易修成正果。正因為此,多少個世紀以來,墨爾多神山一直倍受中外宗教信徒的崇拜。西藏以及其他藏區僧侶們將去墨爾多山朝拜視為功德圓滿。近幾年來,大批來自祖國各地的遊方僧人到這裡的神仙洞、菩薩岩、修煉洞中參禪修行,其中還不乏國外的旅遊觀光者、科學考察和體育探險者。

主峰坐北向南,右側為西方,有自生石岩佛,左為東方,有自生石碉群,南方則是腹下石筍勃然而立。還有形如海螺,曼扎等山崗土幼坪敬奉於正前方。北為山背,山峰連綿,集藏地八大神山造型縮影於此,一凼深不可測的海子湖大神山之背心窩處,海中奇景怪象層出。四面108座神山奇峰之為墨爾多統須的部將。墨爾多山集天下名山之奇、險、納大自然之秀美為一體,古今為藏地聖山。

墨爾多神山,是一座神秘莫測,俊秀險絕的聖地仙山,古往今來被人們頂禮膜拜,傳奇頌楊。在藏區與喜瑪拉雅和岡底斯山齊名,被位為四大神山之列,尤其是它的神奇絕妙,更被中外宗教信徒虔誠崇拜,西藏的僧侶們有能去一趟墨爾多山朝聖為功德圓滿之感。

中文名: 墨爾多山脈

長 度: 延綿上千里,主峰5000米

位 置: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

門 票: 免費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歷 史:雍仲本教的聖山

目錄

墨爾多神山地理位置

墨爾多神山,位於大渡河源頭在西南部四川西北方的甘孜州丹巴縣阿壩州小金縣金川縣的接壤處,全稱為瑪曲十貝嘉摩墨爾多。墨爾多神山位於大小金河之間,南北走向,跨馬爾康金川小金丹巴,處於嘉絨腹地,是嘉絨的名山。

墨爾多山脈起於阿壩州鷓鴣山,如龍盤展延綿上千里,主峰5000米,主峰高聳入雲,拔地挺立,海拔5000米高而橫空出世的莽莽雪山。其山為岷山之源,主體橫錯在岷山和邛崍山脈結合部。還是「更喜岷山千里雪之雪原中的峰群之一。

四周的群山,山山面向墨爾多,猶如「千山共捧,萬人齊朝」的壯觀景象。墨爾多山西仰猶如一尊巨佛乘騎一頭猛獅奔馳,從西南而望,好似一個藍色寶瓶橫空擺放南望則見四季煙雲,峰巒魔變。呈佛經所載的須彌山景。[1]

它是雪域藏地雍仲本數十三座著名的聖地之一。藏語稱尼日,藏域伏藏四地之一,它的內涵和外延有着無限的神靈和令人生畏的法力。同時它又是幾千年來西藏東部地區雍仲本教的大營。著名的清代四大皇廟之一雍仲拉項寺,就座落在墨爾多山的腳下。

不論它的派屬如何變化,寺院的勢力如何強弱,它留在藏區東部人們心目中,永遠是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聖地之寺。如象藏學家常霞青所說:「雍仲本教,以及象雄文化在藏族先民中留下的文化心理積澱,不僅後來改造佛教成為藏傳佛教,而且也是藏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富有個性色彩的原因。」同時唯它獨有,充滿多元文化現象的特色,成為它永久魅力的所在 。

由於地理位置,地質結構,氣象變化,自然變化形成了許多奇觀和神秘現象。引起生活在這一帶的嘉絨藏民的仰慕和崇拜。

墨爾多神山自然景觀

墨爾多山主峰象一個頂天立地的巨人,山頂的積雪和雲母砂金岩體,在陽光的照耀下光芒四射,山腰雲霧飄緲,神秘莫測,山腰下部有一筍壯巨石,高500餘米,雄立挺拔,峰頂有一小噴泉對天噴射,其妙無比。石筍峰對面是一溝谷,溝是陡峭的紅黃交錯,狀如人之腹的岩壁。岩壁下有一深不可測的溶洞,到洞口需攀越懸梯才能到達,洞口底矮狹小,側身方能進去,通道狹小曲折,出洞口也狹小無比。[2]

一兩米長的木棍無法帶入和帶出,獵人經此到洞內避雨借宿,都需要把槍留在洞外藏好。但洞壁內很寬敞,洞壁的岩紋形成變化多端絕妙無比的圖案和壁畫。一根十多米長,砍刻有十八節階梯(每節有半米多高)的獨木梯順着洞壁搭向出洞口,這便成了千古之謎,是何人何時帶進的,如何帶進的,這無法解開的謎更增加了墨爾多山的神秘,人們稱此洞為「神仙洞」。

在「神仙洞」左側的山體上,是「勒烏埔」,懸岩絕壁下是長長的岩縫和岩洞,岩腳下流淌着清清的泉水,岩壁上有很多奇妙的圖案,傳說有緣者可見岩壁上有二十一尊不同造型的觀世音佛像。順岩腳有不少岩洞和岩窩,依岩洞不少前來修行的喇嘛、和尚、道士修有不少各具特色的修練場所。岩腳有一眼小泉,傳說泉水可治三百餘種病,還可預照禍福,泉水充足清徹透明,不僅可以治病,而且預示着風調雨順,糧食豐收,六畜興旺。泉水細小混濁,預示有災害出現,糧食欠收,牲畜多病,人要飲用就會染上麻瘋。

勒烏埔向東斜行七八里地,就到了「桑旦埔」,一個大山洞,外形象一頂帳篷,洞內寬闊,頂部呈一蓮花形蓋頂,正中形似人肚,整個屋頂又好似一尊大佛俯臥,洞內形成一種天然廟宇,有經堂、轉經閣、儲藏室和茶房等。相傳是大譯師、大佛學家麥若扎那的修行洞,不少信佛人慕大師之名前來朝拜,修行人沒間斷過。

在勒烏埔下方溝谷對面的石岩中,有一天然石屋,由數十根石柱支撐屋頂,人們稱它為「鐵匠屋」。

在墨爾多山的北面,山頂上並列一座座山峰,人們稱是喜瑪拉雅、崗底斯山、唐古拉山等藏區八大神山的縮影。群峰之下是一個數十畝的高山海子,隨季節和氣候的變化呈現各種奇景,海子更加奇麗神秘,人們稱之為「神海」。

順着山脊北去有一小海子,稱「滅顏措」即毒藥海,巨毒無比,蚊蟲乃至小鳥飛越水面,都要被熏毒而死,人畜飲之也必死無疑。海水順下游流出,往下一里之地,有一天然形成的石頭拱橋,海水在橋下流過,橋上有一球形巨石,四季潮潤,形成露珠滴入流水中,經石拱橋下流過的海水就無毒了,人畜可以飲用,傳說墨爾多山神為救山下的生靈,在此滴入神水解毒。形成一種極為神秘的現象。

山北面的一山口上,天然形成幾個巨石鼎立,上方一石如球狀,重達萬斤,朝拜者用一指推石,巨石可搖動並發出響聲,而用雙手去推或數人去推卻穩如泰山,真是其妙無比,誰能解出其中奧妙。

墨爾多神山還有很多神奇的自然景觀,如生長奇特的柏樹林和天然形成的石碉群:「藏生洞」、「長岩窩」、「嘎烏洞」、「巴冬昌郎」、「根巴古寺遺址」、「自生塔」、「千佛廟」少獅頭岩」、「少山壓群龜」等等。

景點景觀

自生塔

自生塔在墨爾多神山自北向南的西方,在山腰的幫青澤日大神山之下。在叢林岩峭上,天生就數座石塔,高者百米,尤以突兀而起,挺拔巍峨高40餘米的兩座孳生佛塔,如箭插立,直指蒼穹。[3]

將軍會

將軍會,在丹巴縣城東北面,小金溝下游,有一座高聳入雲,風光秀麗的山峰,名叫格爾隆山,相傳,山下有位堅強勇敢、見義勇為,伸張正義的藏族青年。他曾為吐蕃王朝所招,率兵遠征,打擊巴爾布的入侵,班師回朝,凱旋而歸。後人為了敬仰他的忠勇,把格爾隆山改改名為墨爾多山,並在山腳下建廟宇給他塑像。

從此以後,墨爾多山成了雍仲本教的大自在神山,墨爾多將軍成了嘉戎地區守護神。藏區那群眾每逢農曆七月初十--墨爾多將軍神誕辰日,從各地雲集墨爾多廟,參拜墨爾多將軍,進香還願,轉墨爾多神山。「七月十」自然也就成了嘉戎地區一年一度的「墨爾多將軍會」

傳說

在很古以前,藏區的各大山神發起召開一次群神大會,以講經說法,比試武藝來定坐次。各方山神陸續來到會場,坐到指定的席位上,會場上方有一把龍頭扶手,玉石雕花椅子是空着的,參加會議的山神們心裡明白,那將是通過比試選出的領袖的法坐。[4]

喜瑪拉雅山神是會議的主持者和發起者,見群神聚齊,會場中坐無虛席,即宣布會議開始。突然從東方飛來一位山神,昂首走進會場,見場中除有上方一空席外,別無坐處。向四周低聲詢問,無人理睬,於是自行坐於首席坐位。

場中頓時譁然,引起眾多不滿,紛紛對他進行指責。他不慌不忙地說:「講經說法排座次,比武強弱分高低,佛主佛語為依據,何方獲勝歸何方,為何場中我無坐席?想也是大家推我坐此位吧?說着他一邊恭手作謝。群神氣極,紛紛提出要與他辯經說法,誰知這位山神佛法造詣極深,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講經答辯,終於把群神一個個擊敗,奪取了第一戰役的勝利。

緊接着第二戰役比武開始,經過九九八十一天的激戰,最後還是墨爾多獲勝,眾神不得不服,只好讓他坐首席為頭。當他登位摘帽向眾神致謝時,大家發現他禿頂,而且閃閃發光,都不約而同地驚呼「墨爾多!墨爾多!」為什麼大家都知道他叫墨爾多呢?原來釋迎牟尼在世界之頂觀天象時,發現東方有一處天地金光閃射,佛祖定睛一看,那裡山河秀麗,物產豐富,人們勤勞善良。

佛預言將來佛法會在那裡得以傳播和發揚光大。所以墨爾多稱為「地母土地神山」,又在梵文中寫成「禿頂閃光」。在辯經和比武中墨爾多都取得勝利,又有佛祖的預言,眾神心悅誠服,紛紛向他投去尊敬的目光。

墨爾多山神奪魁歸來時,一位從西方趕會來遲的山神「奪爾基」(金剛神),心中不服來到墨爾多山前,提出要與墨爾多比武爭高低。墨爾多同意了,並讓他先動手。奪爾基揮動神劍向墨爾多砍去,每砍一次,墨爾多總是微笑地往空中騰跳一下,腳下岩石被砍下一道道深深的刀印,就這樣,奪爾基連砍了一百零八刀,墨爾多向山頭躍了一百零八步,當砍到一百零八步時,墨爾多已退到山頂,已無處可退了。

墨爾多微笑着說:「現在該我還擊了吧?,說時遲那時快,取下肩上的弓箭,尤如電光閃射,一箭射去,還沒等奪爾基回過神來,已將他的氈帽射落一邊,奪爾基嚇出一身冷汗,再不敢交戰,立即跪在墨爾多面前認輸。

現今在墨爾多山的西北面有一雄峰,狀如向墨爾多山躬身哈腰拜服似的,人們稱之為奪爾基山,在它的左背面,有一小山峰,狀如一頂氈帽,稱之為「染」,其意為氈帽。是墨爾多射落的奪爾基山神的氈帽。這次比武后,四周的山神都臣服於墨爾多,如今的旅遊熱點名山,「四姑娘山』,也是那時冊封的「斯古拉如達」,其意是保駕山神。

這一傳說充分表現了嘉絨藏族原始的對山的自然崇拜。山是嘉絨藏族的衣食之源,在山地上播種農作物,在山坡的草地上放牧着家畜,山上有各種樹、花、藥材,有各種飛禽走獸。這一切都是山神的賜給,山神高興,莊稼豐收,六畜興旺,山神發怒,山體滑坡,山洪暴發。山神是不能得罪的。山山都有山神,連峰都有自己的神,只是由于山的大小,山的知名度,山神就有了大小、統率之分。

嘉絨藏族是一個自尊和自信的民族,在山神的傳說中也充分體現了這點,那就是自己的山神在靈氣和武藝都強於其他山神,墨爾多的傳說中,墨爾多就壓倒群神,甚至超過喜瑪拉雅和崗底斯山。

最佳季節

春秋兩季是最佳時間。此時前往,氣候比較合適,也較容易見到神山的真容。

注意事項

1.在泥石流上行走時,下腳要輕,一步一步踏穩了再走,不能跳躍,預防引起滑坡。

2.在泥石流上不適合大隊人馬行進,因為很容易引發滑坡和掉石。

3.不要在泥石流上停留,在安全的情況下快速通過。

4.雪坡行走要一步一步踩穩了再走,慎防滑跌。走後面的人可跟着前面的人的腳印走。

5.攀爬陡峭的雪坡要走「之」字形。

6.登山杖必備,走雪坡和泥石流時可用來探路和支撐,慎防雪洞。

7.帳篷可不帶,因一路上基本沒有合適的紮營地。

8.要帶上足夠的食物,自生塔可提供十多個床位,但要自己生火做飯(這也是藏民轉山的習慣)。住宿費隨意,但有條件的可以給多一點,就當捐點給寺廟吧。

9.這裡是高原,要做好預防高原反應的措施,最好帶上氧氣預防萬一。山上海拔4000多米,如果登頂的話海拔5105米。

旅遊

觀墨爾多神山較好的點在中路鄉,中路鄉的甲麥家既是旅遊接待點,也是拍攝和觀賞墨爾多神山的好地方。在甲麥家吃是20元/天/人,包吃包住40元/天/人。

線路

(1)成都臥龍四姑娘山—丹巴。該線路全程345公里,均為柏油路,途中可順便遊覽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巴朗山、四姑娘山風景區等。成都西門車站每天早晨均有該線路直達丹巴的班車。 (票價70多元)

(2)成都—雅安—二郎山隧道—瀘定—丹巴。該線路全程435公里,均為柏油路,途中可順便遊覽雨城雅安、二郎山、瀘定鐵索橋大渡河峽谷等景點。

(3)成都—汶川米亞羅—鷓鴣山隧道—馬爾康—金川—丹巴。該線路全程528公里,均為柏油路,途中可順便遊覽古爾溝溫泉、米亞羅、卓克基官寨大金川峽谷等景點。

視頻

墨爾多神山

參考來源

  1. 墨爾多神山,遊俠客網,
  2. 四川嘉絨藏族墨爾多神山 ,搜狐網,2017-11-29
  3. 墨爾多山景區風景,道客巴巴網,2012-11-13
  4. 墨爾多神山 神秘莫測的聖地仙山(組圖),大眾點評網,201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