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墨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墨辨是指《墨子》書中的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四篇。其中僅經上、經下兩箱為墨翟所撰。余則為門人續作。[1]

[]

基本內容

指《墨子》書中的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四篇而言。其中僅經上、經下兩箱為墨翟所撰。余則為門人續作。本書基本概括了墨家的名辯思想和邏輯學說。後世惠施、公孫龍將這一學說發展成刑名家。本書清代以前無人為之作注。近代有范耕研著《墨辯疏證》,有民國間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本、魯大東《墨辯新注》2卷、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上海中華書局聚珍仿宋本、伍非百《墨辯解故》民國間中國大學排印本、潭戒甫《蹬辯發微》1958年北京科學出版社排印本、1977年北京中華書局再排本。

墨子(說法一:公元前476年—公元前390年,說法二:公元前480年—公元前420年,名翟,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一說魯陽人,一說滕國人。曾擔任宋國大夫,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家學派創始人和 主要代表人物,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

作為一個平民,墨子在少年時代做過牧童,學過木工。他自稱是「鄙人」,被人稱為「布衣之士」。他提出「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鬼明」「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他創立了墨家學派,被後世尊稱為「科聖」,他的代表作有《墨子》《墨經》,其中《墨子》一書由墨子弟子根據墨子生平事跡的史料,收集器語錄編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