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壯遊中的女性旅行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壯遊(Grand Tour)是將觀光和研學、遊歷結合在一起的一種長途旅行,目的地多為意大利以及歐洲其他地方的古城名勝,17世紀60年代興起於英國上流社會,後來擴展到歐洲其他國家。

本書以壯遊中的女性旅行者為主角,講述了1757—1854年間16位傑出女性的旅行故事。這些女性旅行者中有走在時代思想前列的女權覺醒者,如海絲特•皮奧奇、瑪麗•雪萊,更有才華過人的女作家、女畫家,如德•斯塔爾夫人、伊麗莎白•勒布倫。她們在旅行中表現出不同於男性旅行者的敏感和堅韌,創作了豐富細膩的旅行日誌和文學藝術作品,在文化史上留下屬於女性的別樣精彩。

18—19世紀,在渴望新知識、認識新世界之路上大膽奔波的,除了那些雅好藝術、酷愛古蹟的老少紳士,還有一批敢作敢為的女性。對於那個時代的女性來說,壯遊不止是文化養成的機會,更是代表自身存在的關鍵時刻,並常常象徵着戲劇性的解放之舉。

著名女畫家伊麗莎白•維熱•勒布倫,她的流亡之路也是她提升藝術修養的壯遊之旅。女畫家在這次旅程中不僅留下了著名的自畫像、漢密爾頓夫人畫像等作品,還將自己的巡遊歲月變成文字,留下了一部《回憶錄》。

伊麗莎白•韋伯斯特,後來的霍蘭德夫人,在一段維護愛情、避免失去年幼女兒的黑色旅程之後,留下了《霍蘭德夫人伊麗莎白日誌》。

還有瑪麗•雪萊,她所創作的《弗蘭肯斯坦》——人類歷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說,正是在其歐陸之旅中獲得靈感和素材。她的人生故事和文學作品,與她前後不同時段的壯遊密不可分。

她們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開始壯遊,並由此看到了傳統女性不曾擁有的世界。本書可看作16位傑出知識女性的旅行小史,她們在壯遊中掙脫枷鎖,在歷史、愛情和冒險中開創女性獨立的先河。女性的天地也從此日益廣闊。

推薦語

旅行中的女性本身就非同一般。20世紀初至今的女性旅行和18世紀的女性旅行根本不是一回事。後者具有高度的文化,渴望展現自己的才學,袒露其追求知識和精神升華的理想……她們對女性主義興趣不大,但不由自主地代表了女性主義。

——《翁布里亞綠色雜誌》(umbria green magazine)

本書側重一種常常會被歷史忽略的視角,並呈現一幅幅人物畫卷,從安妮-瑪麗•杜•博卡日到德•斯塔爾夫人,從安娜•米勒到瑪麗•雪萊,她們的人生跨度從18世紀晚期的啟蒙時代延伸至19世紀浪漫主義時期。本書作者作為最出色的旅行文學研究者之一,帶領我們瀏覽書信、日記、小說等形式的文學,從而再現這些富於冒險精神的人物。

——意大利廣博電視公司

壯遊中的女性突破了男性在旅行中的精神焦慮與偏見造就的藩籬,她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觀看文化遺產與古典藝術的語法,甚至在這種新的認知模式上創造出了自由的價值與仁愛的倫理。

——中國政法大學講師 郭逸豪

歌德、拜倫、司湯達、羅斯金、尼采、王爾德、托馬斯•曼、普魯斯特等眾多文化名人都曾遠赴意大利等地壯遊,滿足個人的求知慾和提升自我修養的渴望。《壯遊中的女性旅行者》一書希望告訴讀者,斯塔爾夫人、瑪麗•雪萊、瑪格麗特•布萊辛頓等一批上流社會女性也曾為各種原因所驅使,來到意大利這個被回憶、想象與現實環繞的國度。她們不但能夠欣賞和品鑑古代社會與文藝復興給這裡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也能以生動客觀的文筆記錄不乏艱辛但富有收穫的旅程。相較於男性,她們的壯遊沒有遺漏不同國家中涉及女性生存的制度和習俗,她們的旅行寫作能夠激發人類共通的情感和理解力,由此可與貴族男性旅行者自高自大的民族優越感形成鮮明的對照。

——海南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張杰

儘管教育這個詞對於婦女來說是陌生的,但她的父母不但應該教她讀寫,而且還應教她思考,直至一個小女孩成為奇才。(海絲特•皮奧奇)

只有生活在羅馬的喜悅才能夠撫慰——至少部分撫慰——我拋下故國、家人以及許許多多深愛的朋友和同伴的痛苦。(伊麗莎白•維熱•勒布倫)

儘管眾說紛紜,但旅行是人生中最悲傷的快樂之一。每當人們在一座外國城市中感到愜意,這就意味着人們將其當成第二祖國。(德•斯塔爾夫人)

我終於呼吸到了那曾經激勵過羅馬英雄們的神聖空氣,他們的影子會包圍我,而我會數算那些帶着他們烙印的石頭。(瑪麗•雪萊)

◎ 精彩書摘

奔向自由

(引言摘選)

女性習慣於從自家花園的綠脊上觀察世界,她們從那裡將住宅、正在進行的勞作以及家庭場景盡收眼底,但並不包括向男性敞開的、從更高聳的山地上看去的更廣闊、更遙遠的視野。18世紀末,漢娜•莫爾(Hannah More)在一篇論英國婦女狀況的隨筆中憶述了女性這種受到制約的眼界,它富有象徵性地成為婦女教育的產物,正如瑪麗•貝里所承認的那樣,就在頭腦開始像花朵一樣綻放並渴求知識的一刻,婦女教育卻被認為已經完結。在先前的一個世紀,瑪格麗特•卡文迪許(Margaret Cavendish)已經把在自己家裡蹦蹦跳跳的女性比作不被允許展翅高飛的籠中鳥雀。用盡一切手段壓抑貴族少女的理性能力從而將她們養育得愚昧無知的習俗,遭到瑪麗•沃特利•蒙塔古多次抨擊,根據她的說法,即使某個少女能夠突破奶媽灌輸的那些瑣碎無聊之事,她也不應該聲張出來,而應任由其全部知識廢棄無用,「就好像被埋葬在礦山裡的金子」。蒙塔古夫人補充說,文化對於婦女的幸福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而無知是人類行為中一切挫折和謬誤的沃土。在約定俗成的慣例中,男性接受收效甚佳的學習課程,以標配的歐陸各國「環遊」告終,而年輕女子則恰恰相反,她們被委棄在徹底的遲鈍中,無論如何都無力運用其心智。接受束縛重重、古井無波的家常生活是通常要求婦女做到的美德,而對於男人,邁向更遠大的前景、善於持續改變境況卻受到褒揚。一旦變成妻子,女人就遵照習俗,始終被擱置在家庭的尺寸之地,擔負起管理家宅、照料家人的義務。婦女的命運類似被釋放的奴隸,德•斯塔爾夫人(Madame de Sta.l)認為,如果她們想要提升等級,人們就會指責她們僭奪了法律並未授予她們的權利;如果她們不這麼做,就會被當成仿佛奴隸是她們不可讓渡的身份一般對待。這些話看上去是對孟德斯鳩的俏皮話的答覆,後者認為,對婦女來說,成為家庭奴隸總是好過成為真正的奴隸。

那些具有熱烈的決心,渴望鑽研某種學問的女性引發了最不懷好意的質疑:她們如何在求學的同時不失去女性特徵呢?因為這個原因,她們中的相當一部分即使不去壓制,也被迫隱藏對文化的熱愛,或者她們刻苦掌握的東西。瑪麗•沃特利•蒙塔古辛辣地諷刺道,世上沒有人比婦女更應受譴責、更多地暴露於嘲笑之下了,因為根據普遍觀點,一個文雅的女人是多嘴、放肆、空虛和傲慢的造物。實際上人們認為,只提供初等和一般性的教育可以防止女青年表現出過分的自主性和趾高氣揚,這樣她們就易被馴服,可以順從別人為她們挑選的丈夫的性格。但是也有一些女性竭盡全力地試圖追求自己的文化渴望,甚至勇敢地將其宣之於眾,以此作為獨立自主之舉,如果不是挑戰之舉的話。後一種態度是有可能在完成並講述壯遊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換言之,壯遊就是提升文化修養、增長見聞之旅。這是一個多多少少心照不宣地讓她們將在家裡或出於個人主動所學的東西顯露出來的場合。海絲特•皮奧齊在她的旅行記開篇並非偶然地提醒讀者,儘管教育這個詞對於婦女來說是陌生的,但她的父母不但應該教她讀寫,而且還應教她思考,直至一個小女孩成為奇才。許多踏上旅途的女性所鋪陳的敘述以地形學、歷史學以及人類學方面獨特的敏銳性而著稱,其他女性則編制了從文獻記錄角度而言相當重要的繪圖冊或水彩畫圖冊。

黑色旅行的終點

(第六章摘選)

1796年4月,在往北翻越皮斯托亞亞平寧山脈(l』Appen-nino pistoiese)之後,伊麗莎白•韋伯斯特開始實施一項即使出現在黑色小說中也毫不遜色的計劃。她和孩子們以及僕人投宿帕烏洛村過夜。在那裡,她帶着兩歲的小女兒哈麗特•弗朗西絲躲進第一家驛站旅舍,借着燭光,在女兒的手臂和肩膀上掐出密密麻麻的紅色小點。她在叫來女侍後立刻假裝手忙腳亂,一邊緊張地絞着雙手,一邊告訴她哈麗特得了麻疹,當時,這種致命的傳染病正在意大利各地大規模爆發。為了避免疾病傳染給兩個兒子,她斬釘截鐵地勒令僕人趕往摩德納,並在那座城市聽候指令。她一個人和女兒以及極其可靠的保姆薩拉•布朗留下來,從女兒身上撫去紅點,隨後將裝着吉他的箱子打開,往裡面塞了一頭用碎布裹着、剛剛被割喉的羊羔。在合上蓋子之前,她往羊羔包裹上放了一張蠟制的白色面具,這是習以為常的幼童遺骸的標記,以此避免別人進一步檢查裡面的東西。接着她命令僕人立刻將假棺材帶到利沃諾的英國領事處,以便將棺材葬在英國人社區的公墓。次日,她將哈麗特託付給忠心的保姆,讓她務必將女兒秘密帶到英國的一處專門地點,而她本人動身去摩德納和另兩個兒子以及僕人會合。在摩德納,她假裝泣不成聲,告訴他們哈麗特已經去世,而他們別無選擇,只能滿懷悲痛地繼續旅程;與此同時,她給丈夫戈德弗雷•韋伯斯特(Godfrey Webster)寄去一封信,在信中通知他女兒因麻疹引起的痙攣夭折。

在發現自己懷孕後,伊麗莎白•韋伯斯特在佛羅倫薩就已經醞釀了這條不吉利的計謀,藉助此計,她費盡心機地避免失去年紀最小、最需要母愛的女兒,因為她預見到丈夫肯定會以通姦為由向她提出離婚訴訟。她丈夫身在英國已經一年,他不可能是她剛剛懷上的小生命的父親。而她也知道,根據當時的英國法律,犯有此類罪行,或至少被懷疑犯有此類罪行的婦女,會首先被判處與子女分離。

伊麗莎白是瓦薩爾(Vassall)家族的後裔,該家族早在五月花號的時代就在馬薩諸塞州登陸,在那裡擁有廣闊的種植園。五月花號這艘朝聖先輩(padri pellegrini)的船隻屬於她的一位祖先薩繆爾•瓦薩爾,而這個家族又在牙買加通過奴隸貿易獲得了難以估量的財富。伊麗莎白剛滿十五歲就被嫁給了四十八歲的戈德弗雷•韋伯斯特,此人是熟稔英國上流社會的從男爵(baronetto)和議會成員,還是許多宅邸的所有者,其中包括巴特爾修道院(Battle Abbey),因建於征服者威廉時代黑斯廷斯戰役原址而著稱。這場由各自家庭出於利益而締結的婚姻始於1786年,比皮斯托亞亞平寧山下發生的讓人毛骨悚然的活劇早了十年,具有人們所能想象到的最不般配的婚姻的一切要素。婚後,性格和舉止都十分粗魯的丈夫立刻暴露出真面目:他是個沉湎於賭博和飲酒的浪蕩子,時而陷入難以抑制的狂怒,時而發作周期性的嚴重疑心病。反過來,年輕的妻子毫不遲疑地顯示出自己是一個特別有活力、有雄心,以及近乎固執地渴望認識世界的女人。她的這一性格使其無法接受仰人鼻息的狀況,更不用說被軟禁在巴特爾修道院家中了。那是一個可惡的地方,她後來說,「在那裡,我在孤獨和氣餒中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年華」。人們在她身上可以驗證德•斯塔爾夫人小說中男人們談論柯琳娜的自由精神時所說的話:「我們在家中是怎麼對待這樣一個女人的?你們能想象嗎,她一個人孤零零地待着,而你們卻快活自在地狩獵着天曉得的什麼東西,或者到上議院開會?」

結婚五年後,她以閱讀和費力地搜尋外部世界的新聞作為僅有的逃避。在第一個兒子出生後,伊麗莎白成功地說服丈夫遵循英國貴族遠赴歐洲「壯遊」的禮儀,並隨即沉浸於漫長的意大利假期。他們連同兩輛塞滿行李的馬車出發前往歐陸,隨身帶上了兩名保姆、一名女僕、一名男僕、一名廚子和一名馬車夫。環遊是以相對倉促的方式進行的,繞過爆發革命的法國,沿着德國和奧地利的道路行進,在這兩地的城市中進行短暫停留。在意大利半島各國首都的居留實際上從1791年拖延至1796年,如果不是由於夫妻間的缺乏了解和極為糟糕的關係,款待、節慶,以及和當時的知名人物因家庭地位之故的會面,本來可以令旅途十分愜意。

作者簡介

作者 阿蒂利奧•布里利(Attilio Brilli),生於1936年,意大利文學批評家和翻譯家,阿雷佐大學、錫耶納大學英美文學教授,主要研究英語文學(尤其是斯威夫特和英國諷刺作品),專攻壯遊回憶錄和神話,是旅行文學領域權威、多產的研究者之一。主要代表作:《19世紀最後的意大利旅行者們》(2018)、《當佛羅倫薩成為首都:1865—1870》(2014)、《東方之旅》(2009)、《意大利之旅:一種宏大的文學傳統的歷史》(2006)。

作者 西莫內塔•內里(Simonetta Neri),阿蒂利奧•布里利的合作者,主要從事英語文學和旅行文學翻譯。

譯者 董能,生於上海,意大利佛羅倫薩大學法學博士,通曉英語和意大利語。曾任職上海社會科學院,現旅居國外。有多篇英、意譯作面世。

讀後感

這是一本閱讀體驗很好的紙質書,紙張質感很好。

開篇第一句,寫到拿破崙戰爭後囚籠般的英國大門終於打開,讓國慶居家讀書的我差點飆淚。買書的時候只是被書名吸引,很喜歡這個女性主義選材,不知道具體內容,真正拿到書發現主要寫英法女性在歐洲大陸特別是意大利的旅行故事,更喜歡了。

英國讀書期間,走馬觀花地走了半個歐洲,曾經以為再去是很容易的,疫情三年之後,回看十年前的歐陸之行在我一生中應該都是彌足珍貴的。

書里幾個部分我都很喜歡。一個是對女性出遊目的的分析,其中女性不囿於廚房和家務,探索廣闊天地,當然是最動人的。貴族女性在出遊中的風流韻事也頗有女性意識。

作者通過不同女性遊記作者探討了旅行的意義,特別是女性作者細膩感受下的旅行意義,「不值得以男性旅行者的敘述為依據,因為他們回國是的見聞還不如待在家裡對着一張地圖憑空幻想來得多」。書里描寫了很多感受,不僅是歐陸旅行感受,也是生活經歷中會體會到的細膩感受,被作者記錄捕捉下來。

最後作者對意大利的風景、人文、歷史、文化和宗教等方方面面的描寫,讓我塵封多年的記憶隨處閃現。書里大意有一句說這裡總能遇到你想象的盡頭,確實是意大利的浪漫。意大利的明媚和色彩讓我想起《約翰克里斯朵夫》里主人公前往意大利後,羅曼羅蘭的文字變成生機活力明媚起來。讀者的心情也跟着輕快起來。

最後想感謝譯者,非常流暢美麗的翻譯。這是這本書在豆瓣的第一篇書評,相信編輯或者譯者總會有人看到。雖然我筆力有限,希望這本書的團隊能感受到我對這本書的喜歡。比起其他時候,這也是發行這本書的最佳時機,現在比任何時候都能體會到禁足家中的女性內心的掙扎和痛苦,以及想要走出去的決心和需求。

[1]

參考文獻